退休的“电商一代”:没有政治身份、放权不放股

退休的“电商一代”:没有政治身份、放权不放股

三年时间,国内三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的创始人都选择了“退休”。

4月7日,京东宣布,徐雷将出任京东集团CEO,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并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

“退休”后的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

至此,“电商一代”全部退休,但他们的影响力和对企业的掌控力还将持续。

仔细研究发现,“退休”的这三位互联网大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政治身份、放权不放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一代“未退休”的马化腾、李彦宏、雷军等仍然担任企业一把手,并兼任相应的政治职务。

“退休”者放权不放股

刘强东“退休”在意料之内,“明尼苏达州事件”后,刘强东就明显低调了很多,在京东各项活动中鲜少露面,不过,作为京东创始人,他依然牢牢控制着京东。

去年2月3日,刘强东向第三方基金会捐赠62376643股B类普通股作慈善用途,根据2月2日京东每股73.2美元的收盘价计算,这笔捐赠价值近150亿元。

本次捐赠后,刘强东对京东依然有掌控权。2021年4月,京东在港交所提交的文件显示,刘强东持股4.345亿股普通股,占股13.9%,占总投票权的76.9%。其他京东高管徐雷、许冉、张雱持股低于普通流通股的1%。

去年12月,腾讯宣布将17%的京东股份减持到2.3%。此前,腾讯一直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拥有4.5%的投票权。腾讯将京东股份抛出后,京东集团第一大股东变为刘强东。

同时,刘强东还是京东物流实控人。并在前不久刚刚完成对京东物流的增持,最新持股比例升至69.35%。

去年3月,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宣布退休,而拼多多去年向美国SEC递交的文件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持股为28.1%,仍为第一大股东。

在三位“电商一代”中,马云的年龄最大,也“退休”地更早,在阿里巴巴的身份只是董事会成员,不再干涉公司日常事务,但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依然是持股最多的个人股东。

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7月2日,马云持股比例为4.8%,在这之前马云的持股比例为6.1%。目前,由于马云已不在阿里巴巴担任职务,阿里财报中不再披露关于他持股的情况。此外,马云还间接持有蚂蚁集团一定比例的股份。

未“退休”者都有政治身份

和很多“互联网一代”相比,已经退休的“电商一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没有政治身份。

比马云年轻几岁的马化腾,目前仍然掌管着腾讯,董事会主席和CEO一肩挑。同时,他的政治身份有: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

同时,马化腾的政治觉悟在互联网大佬中也独树一帜。

去年末,马化腾说,腾讯只是国家社会大发展期间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国家发展浪潮下的受益者,并不是什么基础服务,随时都可以被替换。未来,腾讯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连接器。

李彦宏比马云只小四岁,现在也还在为百度操心,奋斗在一线,任百度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而且没有一点“退休”的意思。

同样,李彦宏也担任不少政治职务,他目前不仅是全国政协委员,而且兼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

雷军比李彦宏小一岁,目前仍是小米董事长兼CEO,同时还担任多家小米投资的企业董事长。

雷军目前的政治职务也不少,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等。

马云刘强东黄峥“仕途”路线各不同

与马化腾、李彦宏、雷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隐退”的马云、刘强东、黄峥目前都没有政治身份。

一见君研究梳理发现,刘强东的“仕途” 路线和马云、黄峥也有不同。

在“明尼苏达州桃色事件”之前,刘强东政治身份并不少,先后担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等。

不过,“明尼苏达州桃色事件”之后,刘强东渐渐淡出外界视野,同时也失去了政治身份。

2018年12月22日,刘强东发布了最后一条微博。此后,刘强东很少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和之前的他判若两人。

2019年11月7日,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闭幕会上,会议接受刘强东因个人原因请辞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一个多月后,刘强东因个人原因请辞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和江苏的刘强东相比,浙江的马云的“仕途”路线是“先扬后抑”。

据媒体报道,马云曾经出现在2006年杭州市人大代表的候选名单上,但是却出人意料的落选了。此后,他的名字再没有出现在地区两会的名单中。

论从政的经历,马云只当过5年(2008-2012年)的浙江省政协委员,并且从来没有当过全国政协委员。

早在2012年,马云受访时就坦率说过:“有人想戴红帽子,但我一不政协,二不人大,三不党代表”。

2015年,马云在一场论坛上以生动比喻重申立场:“要跟政府恋爱,但不要跟政府结婚”;去年4月,他谈及政商关系时则形容,政商关系“要清清白白,但也需要亲亲热热”。

而福建人黄峥,低调始终如一,捐出1000亿后,主动放弃“首富宝座”。不过他始终没有担任过政治职务,有人说他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一股清流。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大佬是否隐退,是否有政治职务其实都不重要,只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企业才能做强做大。

“浑水”拼多多

“浑水”拼多多

提及拼多多,喜欢它和不喜欢它的人总是站在颇为极端的对立面。对于这家“新电商”平台来说,最毫无争议的事就是它的身边总会存在种种争议。

聚光灯下,很多人厌恶拼多多,多年来关于其商业模式、引流手段、价值观、服务等多维度的质疑从未减退。

“烂电商”、“ 超级山寨平台”、“流氓”、“ LOW”、“不体面”、“ 让历史倒退了二十年”…种种标签足以让它在互联网世界声名狼藉。

负面声音之外,同样有很多人喜欢拼多多。

比如在用户端,百亿补贴“真香”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市场竞争维度,拼多多的异军突起改变了综合电商“猫狗”格局、给市场增加了一份选择性和活力;下沉市场维度,拼多多满足了海量三四线城市消费人群价格敏感性高于其它的刚需。

拼多多这个案例无疑值得深思,它就像一湾“浑水”,以惊人的商业成绩搅动着明面上的争议满满,又用一次又一次的争议旋涡将自己拉入舆论的口诛笔伐。

在不同的视角当中,拼多多的形象往往南辕北辙,这种“不平衡态”预示了这家平台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在争议中发展。

在自我表述里,拼多多将自己定义为“新电商开创者”,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实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可“浑水”日久,这条路能真的走通吗?

一个逻辑:争议源于能力缺位

在传统消费升级思维中,更好的商品、更好的服务是大势所趋,与之相对应的是更高的价格。

可最近几年来,拼多多几乎以一己之力将这种观念挑落马下。

诚然,下沉市场与消费降级的机遇挑战更多要归因于近年来全球经济大环境不佳、国内消费市场高低线城市不均衡、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过去忽略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等。

只是,拼多多的成功太具代表性了,它所取得的商业成绩直接让消费降级观念当道。

事实上,不论是过去马云所鼓吹的消费升级,还是现如今的消费降级,它们都是同一个消费市场的AB面,这背后的一切都是由消费能力与需求决定的。

在中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消费大国中,几亿量级的消费升级市场一直活的很好,天猫、京东、盒马们的故事仍然还有一定的增量空间。

同时还有曾被忽视、几亿量级的消费降级市场潜力凸显,这块市场是拼多多、快手们得以壮大的温床,也在持续吸引着其它互联网巨头们涉足抢滩。

可以看出,拼多多所匹配的下沉市场发展模式原本并没有什么问题:

在下沉市场的事实逻辑当中,这类消费群体最为有感的是价格,只要价格足够实惠,其它消费体验都是可以让位的。

这才让拼多多实现了第一波原始积累,用户规模在这种消费需求对等和新一代社交手段与流量红利的加持下实现腾飞。

但满足市场需求从来与对错无关,随着拼多多走向国民平台之路、目标用户群体开始与天猫京东的用户产生交叉,争议的爆点开始出现。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消费升级与降级本就是统一消费市场的AB面,相关用户群体是会动态交集的。

由于持续增长的需要,以及平台向着综合电商的方向拓展,拼多多的用户群体中势必会涌入大量其它电商平台用户,这类被消费升级观念和多快好省洗礼过的受众要求更高。

而且,用户本身随着国内互联网进程的加快,也很容易在消费升级和降级之间浮动。

说的简单点,同一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他可能今天是下沉市场中精打细算的一员,只要够便宜怎么样都行;明天又会追求消费升级,希望用合理的价格买到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到了后天,价格优势和产品、服务优势他都想要。

在这种情况下,拼多多模式注定会陷入无休止的口水仗。

一方面,发声能力较弱、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基本盘给了拼多多保持现状的底气,只要它能够做到平台商品与体验让人觉着占了很大的便宜,其它的争议都无法伤其根本。

另一方面,拼多多需要更多用户与客单价,它也在不遗余力地吸引高净值用户,可随着这类用户占比越来越高,有要求、爱发声、掌握舆论话语权的他们将会成为拼多多发展之路上的极大变数。

这就形成了拼多多一边火、一边争议越大的现状。因为对于稍微有点消费升级意识的用户来说,拼多多的现状都不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在这些人的消费语境中,即使你真的够便宜,那也不行;一边用你,一边并不影响我骂你、不信任你。因为除了价格之外,吃相、体验、服务、隐私等等同样重要,用商品的劣质、有害、山寨、盗版、服务打折扣来换取低价是可耻而倒退的。

到这里,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拼多多目前的争议在根本上源于其能力上的缺位,它未能满足好一部分用户对消费领域多快好省的需求和期望而已。

不可否认的是,拼多多在产品、售后、服务等基本电商维度上的体验相比于一些竞品来说的确一言难尽,那么因此而换来的价格优势到底是不是一种优势和行业进步呢?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不过当多和省的拼多多VS多贵好快的猫狗电商时,你可以说它们已经在市场竞争中旗鼓相当,但拼多多到底会在底气上天然不足。无它,说出去不好听罢了。

对于拼多多来说,如何服务好现有规模用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命题。

其中,下沉市场用户可以暂时不在意它的缺点,但迟早会在意;同时,更多有要求的用户非常在意它的不足,这个世界的商业准则和服务精神也非常在意平台在商品和服务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这推动着拼多多迈入进退两难的分水岭:若将精力放在品质、服务上,它其实是拿自己不足跟天猫、京东们去比,各项投入又十分巨大,财务表现面临重压;若不变,则舆论和口碑雷声阵阵。

业已在规模上成长为电商巨擘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难以接受它依旧是那个“画风”粗糙、花花绿绿优惠促(套)销(路)堆满屏幕、平台产品难以信任、客服售后一言难尽的拼多多。

随着拼多多的“速度”不再神话、红利消散、增长降速,拼多多的那些永远砍不完的最后一刀、有条件的无理由退货、一言难尽的客服质量等槽点将愈发凸显。

一个可能:成也砍一刀,败也砍一刀

不难看出,争议满身的拼多多有暗面也有亮眼之处,我们无法通过它的部分能力缺位来标签化地推倒拼多多此前所取得的成功,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完美的商业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拼多多是委屈的。

考虑到帮助拼多多坐稳江山地位的流量用户们要么专注于便宜,要么压根没能力为拼多多发声,而一边用着一边骂着的竞品重叠用户以及拒绝使用、弃坑拼多多的人群规模不小,这常导致它在舆论端很吃亏。

拼多多自己也知道这点,它还曾借此自嘲为被黑的最惨的官方。

需要强调的是,舆论态度往往不会、也没有义务理解拼多多的这种委屈,特别是在在互联网领域,它的这种情况很危险。随着增长大于一切的时代成为过去时,舆论反噬和存量竞争势必将加剧用户对拼多多的反感。

以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律师刘宇航起诉拼多多“砍价永远差一刀”、游戏主播直播时号召6万粉丝一起砍一部手机而不得的舆论热潮为例,当砍一刀、砍单这类玩法成了人人喊打的“套路”代名词,依赖这种模式拉新的拼多多将更容易被标签化地认为不值得信任。

可怕的是,在了解完拼多多在砍一刀上有多“浑”之后,这种对于拼多多的不信任感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就像拼多多曾在法庭上自曝过的砍一刀原理那样,“因页面显示百分比位数有限,所以把小数点后有6位数以上的百分比,省略显示为0.9%,砍价页面显示的0.9%不是0.9%,而是0.9996437%”。

这种从数学上合理解释了拼多多砍一刀玩法、却置消费者情感于不顾的表述有让很多人意识到它对于技术玩弄人性手段的熟稔——一般来说,这种“算法人精”总会惹人讨厌。

新环境商业促销手段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概率公示、信息透明、后台玩法公开早已成了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就连抽奖都要全流程透明,头部电商拼多多的无限砍一刀的确不该一而再地隐藏在中大奖式的诱惑下。

而这种过时又倒退的玩法是拼多多壮大的利器。

用过拼多多的人一定对此类玩法印象深刻。差0.1元、差0.01元、差10个金币、差1个金币、差0.1个金币、差10个钻石、差1个钻石、差0.1个钻石…不论是常见的拼多多砍一刀,还是所谓的高额返现,想必经历过拼多多套路毒打的用户都对这些词汇十分眼熟。

没错,即便是一名资深网虫、行业大难,你也很难在操作体验过程中发觉拼多多到底有多“会玩”,因为在每一次仅差一点点就能“成功”的大字下,人性被琢磨的明明白白,“恭喜你,抽中提现一百元”之下,很多人看不见的是旁边几乎看不清的“有机会”。

而随着用户加入拼多多拉人大军,平台会不断地提醒你距离目标越来越近,近到的都是0.0几个计量单位,而后就是从0.01元到0.01金币即可体现…现金变金币、金币变钻石,再结合提现秘籍、福气满满…

当大家愈发不吃拼多多砍一刀的这一套,平台曾经亮眼用户增长态势自然也就一去不复返。

根据最近的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在该季度创下了上市以来最低的营收增长记录,各项用户增长数据也持续放缓。即便大环境不佳和规模体量已成可以对拼多多的这种表现稍加修饰,但拼多多所遭逢的用户信任危机的确是实打实的。

而且这种用户不信任正大有成为新一轮网络文化的趋势。“拼多多的尽头是微积分”、“这你得问拼多多”。

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一个可能,那就是在增长趋缓的现在,砍一刀事件会不会是拼多多就此失速的开始,若几年后拼多多走下神坛,那么“成也砍一刀,败也砍一刀”的语句可能会是那时回顾拼多多过往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

一个疑惑:创新的成分有多少

从更大的维度来看,拼多多早已在营销模式和价格优势上证明了自己,但因此带来的隐患与问题能否为人所忍受、以及拼多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决定了它最终能走多远。

拼多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市场经济的原理告诉我们,商家追逐利润、用更多利润实现更好的商品与服务是良性循环,有没有可能兼顾便宜的价格、优质的商品与服务?有,不断地补贴,或者等下一次科技革命到来。

那么一面低价、一面争议繁多的“中间态”能否为人所忍受?当然不行。

百亿农研、为几亿低收入人群提供低价商品平台是好东西,同时孕育出的假货、低质商品横行现状不是好东西,用更便宜的价格“保真不保新”、“售后打折扣”也不是好东西,品牌商家因此而压缩利润承担损失同样不行。

从长远角度来看,拼多多亟待解决的很多问题一直都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它就永远和创新商业模式无缘,只能算得上一个擅长拿捏人性、长于商业手段的争议平台。

拼多多的创新成分有多少?

从互联网化角度来说,它捏合中国消费市场制造商与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信息不对称,并通过规模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点它是成功的。

可这件事是所有互联网科技巨头们都早已践行过的事,拼多多只能算是手段更加熟稔。

平台构建完成之后,拼多多迟早会从集中规模扩张和补贴拉新到收割利润的阶段,此时得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能否在巨额补贴之外可持续,且帮助行业参与者实现整体提升。

真正的互联网创新应该是通过技术与规模创新来获得持续收入,同时可以帮助行业内原有企业降低成本、获得增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服务或更大的让利。

在这一点上,拼多多还未能证明自己。

营收与利润端,拼多多补贴式扩张的步伐还未结束;行业维度,很多品牌商家对于拼多多依旧抱有审慎态度,大量低价品商家借助拼多多可能也很难实现影响力跃升;消费者维度,低价筛选是个难题,低价与质量、服务的平衡标准还很难找到。

当然,拼多多以巨大的人力、技术投入所实现的一些成绩是不可否认的,很多商家、消费者也确实享受到了红利,只是这种红利如果是以一种不可复制、不标准化、明天不知道会怎么样的视角呈现,那么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充满未知性的事。

近来,拼多多进入慢增长、用户溃逃的论调已经出现在很多人的视野。在此过程中,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能够以更加理性的目光看待它,比如成功之外也要有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理想,算法高明的同时也要建立长远商业模式、利润模式、为用户和员工创造更多价值。

发展至今,拼多多超级平台的身份和一湾浑水的现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这会提供滋生大量问题的土壤。作为获利商业体,吃瓜群众最不应该关心的问题就是它变得有多大,而是它能否变得越来越好。

阿里巴巴利润下跌75%,京东净亏损52亿,昔日的电商王者怎么了?

阿里巴巴利润下跌75%,京东净亏损52亿,昔日的电商王者怎么了?

根据财报数据,阿里巴巴2021财年第三季度预估收入2449.1亿元,实际收入2425.8亿元,净利润204.29亿元,利润暴跌75%,被电商行业评为近十年来最差的财报,也是成立20多年来重要电商第一次出现利润负增长,而京东2021年第四季度预期净亏损0.65亿元,实际亏损净亏损52亿元,实际亏损远远超过预期亏损。

阿里巴巴和京东作为电商行业的王者,在电商行业是犹如灯塔般的存在,如今阿里巴巴利润暴跌75%,京东净亏损52亿,不禁让人反问:昔日的电商王者怎么了?

一、 基本情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商市场发展迅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成长,中国的电商市场日趋成熟,电商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消费习惯,网上购物也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购物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阿里巴巴和京东也超越其他电商,一跃成为电商巨头。

阿里在获得巨额融资后成为我国第一大电商巨头,随后,京东也发展成为电商市场的龙头企业。市场财经数据显示,两者的市值分别已经达到了2865.73亿美元和908.83亿美元。阿里和京东作为电商行业的领跑者,过去的业绩增长一直很高,可我们还是看到了阿里巴巴利润暴跌75%,京东净亏损52亿元,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 原因

1. 新兴电商平台的出现

不知道你看到“阿里巴巴利润暴跌75%,京东净亏损52亿元”的消息作何感想?很多人认为电商不再是朝阳产业,曾经,电商作为朝阳产业之一,催生出了淘宝,京东等线上购物平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021年底,淘宝用户已经达到3000万左右,在淘宝上的交易额也超过5000亿元,在过去的12个月里,京东的活跃购买用户约为5.7亿。然而,在电商领域还出现了新的平台,淘宝,京东等也面临着新的竞争压力。

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出现势必会在电商行业分到一杯羹。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21年6月,我国的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8.88亿,占网民总数的87.8%,拥有庞大的流量,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线上消费模式。

2021年,抖音带货销售额超过10000亿元,快手年货节直播分享次数超过2.7亿,电商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分的人越来越多,能分到的也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巴巴和京东旗下的销售平台势必会受到短视频带货平台的挤压。

2.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商行业已经渗入中国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空白市场所剩无几,用户增长和活跃度也趋于停滞。于是,阿里和京东把用户增长的美好期待寄托在下沉市场上,为了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打开下沉市场,阿里巴巴和京东相继推出淘特和京喜。

数据显示,2021年底,阿里巴巴国内市场的年度活跃用户已经达到9.79亿,与2020年相比,阿里巴巴增加了2亿的新用户,其中淘特为阿里巴巴带来了1.8亿的新用户增长量,可见,阿里巴巴新增的用户量主要来自淘特所打开的下沉市场。

同样,京东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京东新用户的增长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京东内部人员称:“京喜为京东贡献了最多的用户增长量”。从2020年到2021年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从4.7亿增加到5.7亿,增长的一亿用户里,70%的新用户来自京喜所带来的下沉市场。而且京东推出京东助农等业务,2021年底,农村的人均网购件数相比于2020年增速131%。

阿里巴巴和京东下沉市场的打开使电商已经渗透到中国城乡的各个角落,甚至连老人都已经学会网上购物,下沉市场的红利已经被挖掘殆尽。同时,两大电商巨头为了打开下沉市场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收益却微乎其微,开支增速远大于收入增速,未来长期的投入也就意味着亏损在增加。

然而,用户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用户消费能力的提高。2021年中央中央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的经济面临很大的压力,第四季度的GDP增长仅为4%,呈现出增长乏力的特点,经济不好,收入的减少也会使人们的消费减少,对两大电商巨头的收益也会有所影响。

而且下沉市场面临的消费者是三线以下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限,同时市场打开的难度更大,投入的成本也更多。

3.政府加大了对电商行业的监管

政府的态度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商行业的监管会更加严格,严厉打击垄断行为,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于阿里巴巴的垄断行为处罚182.28亿元,不久阿里巴巴又被工信部处以6个月的整改期,这对阿里巴巴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且,部分电商已经失去了消费者的信赖,网购的商品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换货退货更是费时费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进入电商行业开店的成本越来越高,不仅要缴纳保证金,还需要支付曝光费用,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产品被消费者看到。

4.资本市场的冲击

对于阿里巴巴和京东这样的企业来说,投资大量的企业是增加财务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投资了500多家企业,这次利润的暴跌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所持股份投资公司的变化而导致收益减少,而且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的投资收益减少了200多亿。

中概股在资本市场的市值下跌也是阿里巴巴利润暴跌75%的原因之一。受反垄断,中美市场博弈,信息安全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中概股市场总值下跌10万亿,在市值疯狂下跌的情况下,拥有大量投资的阿里巴巴出现利润暴跌的情况是十分正常的。

三、 总结

从客观的层面上来讲,电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市场也不再是以前的电商市场,越来越多的电商也抢占其原有的市场份额,,阿里巴巴和京东市场份额的减少也意味着利润可能会减少一大块。

从全国电商平台的GMV数据上来看,京东增速25%,阿里巴巴增速仅为15%,而短视频增速远超过300%,这对于京东和阿里巴巴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随着新电商势力的崛起,两大电商巨头的地位将受到挑战。

如今的电商市场变化莫测,但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未成定局,对于京东和阿里巴巴而言要接受已经逆转的形势。

从新媒体到新消费

从新媒体到新消费

2022,公众号10周年,新媒体洪流渐渐枯竭在地表。

媒体产业,内容为王。但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并不以内容能力,而是以新的思路,在新的环境使用了新的生产工具。2011年起,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2012年起,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新的媒体工具,两相结合,诞生了新媒体。一旦新环境被熟悉习惯,新工具被熟练应用,流量红利消失,新媒体也就不新,恢复内容立足的本色。

今天的公众号,已经多久没有爆文刷屏?多久没有新人涌现?阅读数据维护到了何等地步又有谁关注?公众号阅读和营收的大幅下滑很正常。媒体以内容立足,但内容很难赚钱。媒体真正赚的是流量的钱。传统媒体,无论电视还是长视频,内容不好看吗?古典时代的报纸杂志,内容不优秀吗?没有流量加持,都是空场演出。

2018年引爆的短视频,2020年兴起的直播,是用户已经熟悉的环境和思路里出现的新工具,因此流量红利来去匆匆,短短两三年就进入了常态,在其间创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与时代潮流逆向,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这些年,我们看到曾经风轻云淡的微信公众平台的扭曲发力:订阅号界面充斥着直播通知、公众号推荐、视频号推荐、广告推荐。难以兼容的图文和视频,拥挤在一起,生态物种雌雄不分:无法想象,人民日报和央视频在一个界面交叉出现;抖音一个短视频下拉是今日头条一篇文章。而短视频、直播的业态,则不断在扶持头部-抑制头部-扶持头部-抑制头部的流量漩涡里转圈。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新媒体的商业模式,需要新思路和新工具。

中国媒体产业的发展轨迹,与中国经济发展周期紧密相关。

第一阶段:1992-2012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以提高国民物质生活质量为特征,以房地产、汽车、医药为消费龙头。在此期间,媒体产业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PC互联网等媒体工具,为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广而告之,获取投放费用,开创黄金时代,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新环境和智能手机新工具登场黯然落幕;

第二阶段:2012-2022年,是中国经济创新发展期,以提高国民物质生活效率为特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应用创新,中国经济打通线上线下,快速提高物质生产、流通、交易和售后服务能力,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最高的国家。在此阶段涌现的新媒体,借助新环境、新思路和新工具,把握移动互联网新经济发展机遇,实现点对点的信息快速流通,锻造了自己的辉煌岁月,而今也渐渐黄昏余晖。

第三阶段:2022-203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1年超过44万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一的实物消费市场,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以下,进入富裕国家行列。以促进消费为核心的国内大循环策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进入了第三阶段经济周期——提升消费文化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繁荣——这个周期,当下共识就是新消费。

三个阶段经济周期的消费市场各具特色:第一阶段质量为先,商品以功能触达为主;第二阶段效率为先,商品以信息触达为主;第三阶段效益为先,商品以情感触达为主。

新消费是文化需求驱动的消费价值升级,顺应这一趋势的新消费品,必须同时具备物质基因和文化基因,既满足高质量产品体验,也满足高水平内容体验。国潮蜂起,颜值经济等现象和概念,都因此而起。

每一阶段开启之初,也是新旧交替之际,思路和工具的混乱,带来市场的喧嚣和迷茫。第三阶段新消费延续的还是第二阶段效率为先的思维惯性,沿用的还是信息触达的数字化工具,重构零售的“人货场”。这导致了目前消费市场的种种乱象。

2016年阿里新零售,2017年腾讯智慧零售、京东无界零售是这个思维和工具惯性。短短数年,新零售无可奈何花落去:阿里新零售的代表盒马鲜生依然亏损,3月全国范围关闭5家门店;腾讯智慧零售赋能超级物种的永辉超市关店没落,市值跌去80%;京东无界零售没头没尾。2018年兴起的社区团购同样如此,发展至今,一地鸡毛:阿里投资7.5亿美金的十荟团倒闭,滴滴橙心优选名存实亡,京东京喜拼拼裁员,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巨额亏损,流血上市的每日优鲜市值跌掉85%……

近两年新消费替代了新零售的热度,其实就是从门槛极高的渠道创新,下降到门槛较低的品牌创新。激励消费创新的鸡血口号就是:所有品牌都值得重做一遍。顷刻间,新消费创业者如过江之鲫,新消费品牌层出不穷。一部分新媒体人,也进入这个赛道。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不过,如果思路和工具用得不对,好风也有很大可能是“送你上西天”。

目前消费市场所见,所谓创新,基本还是沿用效率为先的思路,运用信息触达的数字化工具。效果如何?新零售殷鉴不远,新消费也在重蹈覆辙。

新消费品必须具备物质基因和文化基因。物质发展遵循物理定律,产品原料、配方、研发、生产、质检需要严谨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漫长时间,欲速则不达。新消费品牌在这方面,更多的是概念炒作,而非真正的产品迭代,更谈不上什么重做。元气森林带起的0糖饮品潮流,存在很大的争议,且没有技术壁垒;钟薛高因为食材的不实宣传,两次受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罚。

另一方面,文化需求更不是效率问题,潜移默化才容易引发情感共鸣。所谓国潮流行,所谓产品颜值,底色还是传统“产品+营销”的套路,最多美其名曰“产品+数字化营销”而已。营销的本质是渠道能力和资金能力,这方面传统消费品牌优势巨大。前些年新消费品牌通过线上流量红利占了先手,一旦传统消费品牌熟悉了套路,直接实力碾压。这一点,完美日记以95%的市值陨落做了不完美的注脚。

无论“新零售”还是“新消费”,凡是弄出声响的,基本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原因就是思路和工具的代差错位,南橘北枳。而媒体产业呢?在新消费热火朝天的工地边,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自己还是30年前的思路和工具,还是第一经济周期,以IP授权和广告投放为主的古典商业模式。

那么,新消费的思路和工具是什么?

两年前,黄铮从拼多多引退时,写了一封信,提及拼多多商业模式要从“普惠+人为先”向“Costco+迪士尼”演化。“普惠+人为先”是标准的数字化效率工具,牢牢抓住微信的流量红利,让拼多多在电商血海异军突起。“Costco+迪士尼”具体是什么?黄铮语焉不详,市场也无人关注。两年下来,黄铮忙着搞生命基因研究去了,拼多多还是“普惠+人为先”浓郁氛围,“Costco+迪士尼”影踪渺茫。

从字面意思理解,“Costco+迪士尼”就是产品体验和内容体验的融合。当时我在微果酱发表过一篇文章,从内容零售的角度进行了解读(点击蓝字即可阅读)。近两年随着对新消费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的思路也在变化。内容如何与商品融合,才能在效益为先、商品情感触达为主的新消费中有所作为?为此,我总结“实用而美”的零售美学思路——消费品既要拥有更好质量和体验的物质属性,也要拥有更好内容和体验的文化属性;提出实践这一思路的工具模型:新消费品=产品+作品。

这个工具,可以称之为内容工具,因为无论产品,还是作品,内核都是消费知识产权,外核才是“一体化+全渠道”的销售和营销功能。

在法律层面上,商标注册权和内容著作权的产权都比较明晰。造型专利权的产权比较模糊,法律保护效力很弱,只能通过快速迭代进行创新和保护。品牌专利权则是代称,指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针对这个内容工具,专设应用模板:

应用模板的用途:新消费品项目立项前,通过评分结果,决定项目是否启动,启动的侧重点等;新消费品项目执行,通过评分结果,决定项目的轻重缓急和执行督办;新消费品项目完成,通过评分结果,评定项目的成败和奖惩。

知难,行更难。

以上思路和工具,是我个人这些年,从新媒体到新消费的漫漫长路的一些心得,抛砖引玉。产品和作品如何融合,媒体和品牌如何交集,这个大命题,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做功课,估计要吃的苦头还不少,今后会在微果酱不定期分享。

产品+作品、内容+消费,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篇文章,就用以下这段词结束吧。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中国电商进入代理人时代

中国电商进入代理人时代

串联了整个零售行业的电商,在未来的代理人时代,会带来哪些新的惊喜?

图片来源于陆玖财经

徐雷上,刘强东退。至此,中国电商三强最后一位创始人,也退居二线。

曾经的阿里马云,京东刘强东,拼多多黄铮,到今天的,阿里张勇,京东徐雷,拼多多陈磊,中国电商江湖,已经走完一个时代,进入另外一个时代。

在大家都讲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制度优势的今天,在新的大环境里,中国电商要走的路到底有什么不同?

电商曾经是二十年前的弄潮儿,今天则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从新型经济转变成了很传统的零售生意。

串联了整个零售行业的电商,在未来的代理人时代,会带来哪些新的惊喜?

01、互联网江湖,来不及说再见

徐雷接替刘强东掌权京东,中国电商三强的最后一位创始人退居二线,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最早退出的马云,曾表示自己的退休,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

这更像一则隐喻:如今的互联网江湖,早已过了厮杀登顶的快意恩仇,而是到了立规矩、讲制度的新阶段。

互联网,是一个技术发展带来的时代产物。20多年前,这是一片罕有人至的“无人区”,没有人知道路在何方,互联网需要“英雄造时势”。谁也不能否认马云、刘强东、马化腾、王兴、黄铮这些先行者,对互联网的启迪和功绩。

但光环之下,亦有阴影。

互联网企业的崛起,至少需要牺牲掉两代人。第一代人,草莽凶狠,风格凌厉,只认一个结果,就是快速增长。所有部门,都给销售让路,都给业绩让路,都给生存让路。

第一代创业者,必然伴随着有功有过,部分灰色地带。

无论是马云崇尚的江湖文化,还是刘强东的“兄弟”情,都有明显的草莽江湖气息,这种气息也带入到他们的商业决策中。

商业垄断、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互联网的次生危害,也在此间凸显。早年间,监管层给予互联网创新者足够的包容,双方都在新兴事物发展中试图寻求“最大公约数”。

监管与试探,成为犬牙交错的“咬合”,互联网产业这种曲折式的进化,也已经从小溪小河流入大江大河,直至如今的“深海区”。

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几乎已见“天花板”,互联网行业从增量的“正和游戏”,开始进入内卷的“零和游戏”,各企业之间寻求的增长,是基于友商的份额削减,此前野蛮增长的商业模式,在这个阶段的次生危害也几何倍放大。

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监管层已经有足够的管理经验,他们是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寻求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路径,而第一代人的行为作风早已不适应时代,如果继续下去,必然出现大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引入第二代人,对第一代人进行纠偏,尽管这个阶段仍然是以业绩为主,但是需要对灰色地带进行清理,保存量,找增量。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互联网,可以说,“马云们”已经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曾经有人问:“人生应如何度过?”金庸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互联网初代大佬搅动风云之后的得体退出,是一种格局,也是时代的选择。

02、代理人能否真正掌权?

刘强东隐退之后,尽管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在业内人看,代理人能否真正的实现掌权,仍有存疑。

一者,马云、刘强东和黄铮,从公司股权角度,仍具有绝对话语权。代理人的本质是职业经理人,如果在商业策略上出现意见相左,能否可以坚持己见?

二者,在初代互联网的创业者中,即使是年龄最大的马云,也正处于壮年。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他们,隐退之后,真的会袖手旁观?

就像最年轻的黄铮在隐退之时所言:“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陆玖财经注意到,刘强东仍将继续担任京东董事局主席一职,他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

在一些互联网观察人士看来,这些创始人的退出,更像是为进入瓶颈期的企业,全身心的寻找布局未来十年的第二增长曲线。

不过,在部分业内人看来,这些上位的代理人,并非空降,都是从业务线上,用业绩拼打出来的老人。即使这些创始人没隐退,他们也都是各个企业的实权派。

陈磊自不必说,他作为拼多多的联合创始人,对拼多多的基因十分了解,接任后所推行的战略和黄铮一脉相承,相当于从隐退的黄铮手里接过一支接力棒。

而张勇,曾经主导打造了“双11”,也是迄今为止行业内最成功的电商节,为淘宝业务贡献甚大。张勇上位后,在业务线条的梳理和制度建设方面大刀阔斧,这种变阵的背后,实际是在完成制度为主导的管理模式。

徐雷曾经主政京东无线事业部,他曾带领团队生生将京东商城APP做成了京东平台超过7成的流量来源,说其是京东转型移动互联网的引路人,并不为过。

根据内部人的评价,徐雷是一个认规矩的人。徐雷自己也曾坦言,京东从每天8000做到几百万单,营销费用从0到几十亿,集团CMO的权力真的太大了。这让他感到“不安”,所以他决定要自我控制,把自己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可以说,进入成熟期,代理人都在进入以安全利润和精细化管理为主导的时代,这种管理模式“稳”字当头,小步迭代。如果不发生巨大变动,创始人也无过多干涉的余地。

创始人们的隐退,就像是从巨轮中下船,坐上一个快艇,用最快的速度去探路未来的星辰大海;而代理人就是掌好巨轮之舵,尽量不触碰“暗礁”。

03、代理人的各自痛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挑战,虽然接班的代理人们不需要打天下,但是,且不说他们要带领公司面对当下动荡的大环境和难以预判的未来,就说每个公司本身,都有亟需解决的问题,或必须面对已经亮剑的对手。

京东徐雷要面对的是,美团在一线城市即时零售的冲击,以及下沉市场一直乏力的问题。

美团在一线城市不断扩大合作商家,便宜到一针一线,贵到3C数码,实现越来越多SKU的即时配送,几乎完成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全覆盖,对各家电商都造成一定冲击,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京东受到的影响最大,也基本成为共识。

京东的矛盾在于,一方面,京东在县乡镇村等地区的物流和供应链建设,目前无人能出其右,美团的威胁现在只在一线城市;另一方面,一线城市恰好是京东的基本盘,在物流占优势的下沉市场,京东的增长和渗透似乎并不够快。

最新业绩报告显示,京东的年活跃用户2021年新增约9800万,达到5.697亿,而拼多多同期新增8100万,达到8.69亿。考虑到基数的绝对差距,京东在下沉市场的渗透速度可能确实不快。此外,针对下沉市场推出的京喜依然归在“新业务”中,2021年第四季度和京东产发、京东国际一起,贡献了82亿元营收,占当季总营收不足3%。

如何守住基本盘,同时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问题交到徐雷手上。

阿里张勇要面对的是,公司过于庞大,如何整合让公司更灵活有创造力的问题。

最近几年,阿里的友商们发展迅速,让阿里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传统电商的拼多多率先打开下沉市场,用了5年日活就超过淘宝;直播电商淘宝本身不算落后,但对大主播的依赖性较强,而薇娅和雪梨都已经退隐;近场电商,则始终被美团压着一头。

其实,无论传统电商、直播电商还是即时零售,从理论上分析阿里都有一手好牌,只可惜由于体系庞大繁杂,业务之间多有牵扯,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困难,导致效率不够高。陆玖财经在《万物到家,阿里本地生活手中有几张牌》一文中提到:“阿里的船,也许过于庞大,以至于每一次整合,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勇上任后,将“多元化治理”体系升级,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用“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至于2021年底组织架构大调整之后,是否真的能让阿里重新变得灵活敏捷,这种敏捷是否真的有助于阿里的再度发展,尚待观察。

拼多多陈磊则面对的是,公司几乎没有增量之后,如何在存量市场提高客单价,实现持续性盈利的问题。

过去6年多,拼多多的用户增长堪称神速,其市值飙升,也得益于快速增长带来的想象空间。到了用户增长见顶之时,除非拼多多有下一个新业务爆发,不然客单价的提升空间,基本决定了拼多多未来的想象空间。

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拼多多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并在2021年实现年度盈利,但年度不到1000亿的总营收,和约78亿元的盈利水平,跟阿里的中国商业规模还不在同一量级。

从财报看,拼多多的盈利是靠营销费用率降低实现的,而陈磊上任后,研发费用激增。拼多多是准备通过研发推出新业务,从增加营收规模着手,还是通过研发提高供应链和运营效率,先提升利润率?现在还不得而知。

总之,徐雷、张勇、陈磊三人,谁身上的担子都不轻。

04、零售永远都有机会

不过,我们有理由对代理人们抱有期待,因为电商所属的零售行业,永远都有新的机会。

最初,能在网上买东西并有人送上门,对人们来说是惊喜,即使商品种类很少,送达时间很长;后来,“万物皆可网购”,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找不到的,送达时间也缩短到一天甚至半小时;今天,互联网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电商从新型经济转变成了很传统的零售生意,兜兜转转似乎走回原点,却让更多线下业态数字化,为他们提高了效率、扩大了覆盖范围。

曾经的“猫狗”时代,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电商行业没有新的机会,却看到拼多多横空出世、快速成长;也有一段时间许多人嘲笑京东太“重”,不赚钱,等基础设施的威力展现出来,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仓储效率惊艳了世人;至于那些认为只有一二线城市才有消费能力的人,面对下沉市场的力量,也只有感叹。

今天的三强时代,看似没有机会,美团突然杀入即时零售,再次证明,零售市场机会永存。

机会的产生,源于市场需求的随时变动,让整个行业永远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看到机会的同时,阿里、京东、拼多多也都看到了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所以这三家公司都越做越重,因为只有“重”的东西,才是能长期提供竞争力的护城河。

各家选择的主要方向不同,京东押宝物流和仓储,阿里押宝线下各种业态,拼多多则押宝农业。

本质上,这还是一场对零售的认知比拼。

接了创始人班的代理人们,对零售是否有新认知,是否能给各个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又能发掘哪些新的机会并创造惊喜?代理人们能在各家公司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吗?

属于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百度直播卷土重来,杀向抖音快手

百度直播卷土重来,杀向抖音快手

百度大改YY架构

金额高达36亿美元,百度史上最大收购案从2020年开始,时间过去快2年,至今也没有迎来最终结局。

这就是百度高价收购YY直播案,从2020年开始,本应在2021年完美收官的并购,在2022年的现在还是没有被正式审批。

然而,虽然还没有正式完成对YY直播的收购,但是百度显然已经成为YY新的“主人翁”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百度对YY直播进行了全方位架构调整,以建立独立的YY直播事业群形式,将YY直播原本的20 多个中心整合为7大业务部门。

据悉,七大部门具体包括:三大业务部(手Y业务部、SDK业务部、互动业务部)、两个中台(内容中台、研发中台)、两大支撑业务部门(公共支撑部门、职能业务部门)。

这是百度宣布并购YY直播后首次对其架构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年底,YY直播和百度都有着较大规模的人事变动。YY直播总裁、原欢聚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莹,百度副总裁、移动生态用户增长部负责人、互动文娱平台总负责人曹晓冬离职。

在这之后,百度集团副总裁、曾任百度战投负责人的何俊杰接管YY。也是在去年底YY直播公会生态大会上,何俊杰在内部正式宣布了上述组织架构的调整。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俊杰此次对YY直播的架构调整的力度确实比较大。调整大其实对百度和直播来说都是好事,调整意味着百度进一步将YY直播纳入百度的生态系统中,YY直播也能得到“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而,不管百度改革的动作有多大,也无法改变收购没有被审批的事实。

跌宕起伏的收购案

2020年,百度宣布要收购YY直播,以提升自己的直播业务能力,并实现多元化营收。当时YY直播在国内知名度较高,但是属于欢聚集团的YY直播,彼时受到国内直播业务监管变严以及竞争加剧,发展速度一度比不上欢聚集团的国际业务。

有一定知名度和忠实用户,有完善的直播基础设施,但是业务成绩有下滑趋势——这样的YY直播正中百度下怀,收购YY可以说是百度扩展直播业务的不二选择。

对于YY直播来说,有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大厂的流量、资金加持,称霸秀场直播的可能性会大好几倍。

于是在2020年11月17日,百度正式宣布已与欢聚集团签署最终约束性协议,全资收购欢聚集团的国内直播业务,也就是YY直播。

当时百度称,该交易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这笔“双赢”的生意终于敲定,许多业内人士都对YY直播被收购之后的发展表达了期待态度。

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就在签订协议的第三天,国外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发布了一份长达71页的调查报告,质疑YY当时所属欢聚时代营收造假。

浑水的调查报告指出,欢聚时代旗下YY直播近90%的营收存在造假情况。这90%的造假营收,有约50%的礼物打赏收入来自YY服务器,另外有约40%的收入来自外部机器人或者主播刷单。

“浑水”公司成功搅了浑水,调查报告发出当天,欢聚时代的股价就暴跌26.48%至73.66美元/股。

欢聚时代也做出回应,称浑水公司对直播行业根本不了解,公司可以提供海内外现金余额和银行存款对账单供第三方做现金确认。

最终浑水也没有成功做空欢聚时代,然而,这次做空报告也让更多人注意到百度收购YY直播案。有的人认为百度或许会停止对YY直播的收购,也有人认为百度如果还要继续收购YY直播是不明智的选择。

然而,百度并没有停止收购YY直播的步伐,这是因为百度在乎的从来都不是YY直播的营收成绩。

百度的一位高管就曾向媒体表示:“相比YY的品牌,百度收购更看中其直播基础设施的能力,未来或会与百度直播业务融为一体。”

既然做空报告事件也没有让百度停止收购YY直播,那么为什么到了2022的今天,百度收购YY案还没有被正式审批呢?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由于要强化互联网巨头反垄断,并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可能不会批准百度收购YY直播案,最终此案可能被拖延或者超过申请时效。

按此前公告,2022年3月31日,是百度并购YY直播交易协议的最后期限,至今没有审批通过的信息。下一步,百度和YY直播或将申请延期。

未来,百度收购YY直播能否成功还不得而知,不过,百度已经在布局其直播生态。

直播赛道,战火四起

百度在收购YY直播之前,就已经有自己的直播平台——百度直播。

2020年3月,百度就在其百家号平台中推出直播功能,彼时百度还没有释放要收购其他直播平台的消息。

也许是受到收购案未被审批的影响,从百度直播和YY直播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YY直播还是致力于以往的秀场直播,而百度直播则侧重于知识科普、讲解类直播,两者的直播领域相差甚远。

从百度传出收购YY直播的消息已经过去快两年,国内直播赛道已经发生大变局。不管是YY主打的秀场直播还是百度的知识性直播好像都没有太大市场。

“直播+电商”模式繁荣发展,淘宝、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巨头下场做直播带货,为直播带来了新的生机,直播的变现模式不再只局限于靠“榜一大哥”刷礼物,直播带货的盈利模式更加有效,也更加健康。

直播电商的发展再加上国家对秀场直播的监管加重,秀场直播已经失去当年的发展劲头,虽然不至于置于死地,但是生存空间的不断缩减带来了秀场直播平台之间的竞争加剧。

虎牙和斗鱼抢占了游戏直播的市场,而YY所在的真人秀市场里也出现映客、花椒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果百度收购YY案一直没有结果,那么YY很有可能由于长期的审批拖延而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而百度事先付给欢聚的20亿也不知会如何处理。

此次百度对YY直播进行的架构调整,看来还是没有放弃直播赛道,并且有意改变YY原有的生态系统,这或许会成为YY融入百度的关键一步。

未来,如果百度收购YY直播案被正式审批,YY直播定将迎来更大、更彻底的改革,到那时,我们就能看到百度宏伟的直播蓝图。

让渡隐私的个性化推荐,关还是不关?

让渡隐私的个性化推荐,关还是不关?

《黑客帝国》里,反叛军领袖墨菲斯向男主角尼奥提供了红、蓝药丸的选择,吃了红色药丸能从幻象中醒来,面对的却是痛苦的末日图景,吃了蓝色药丸则停留在幻象中,一切如常。

近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开始正式实施,涉及算法推荐的抖音、快手、拼多多、小红书、微信、微博等头部平台均允许用户“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不过,关闭后的使用体验直线下降,期待中的广告减少并没有发生,部分平台推荐内容一成不变。

用户希望关闭个性化推荐,恰如尼奥选择服下红色药丸。不过,用户光是找到关闭个性化推荐这个红色药丸的按钮就很费劲,而服下药丸后,用户并不能获得高质多样的内容,差劲的体验感、不见减少的广告,最终让用户选择还是打开个性化推荐,回到量身打造的算法世界。

为了体验,用户被迫打开算法推荐

当得知个性化推荐可以关闭后,朱腾立刻向观察者网表示了果断关闭的意愿,完成我-tab栏-设置-通用设置-管理个性化内容推荐-关闭-确认关闭7步操作后,朱腾主页右上方的推荐变成了精选。

“我的主页永远都是游戏和萌宠,想要点新鲜感,拓宽一下视野”,朱腾说,之前的推送有些“取悦过头”,他虽然喜欢打游戏和萌宠,但也想开拓视野看点不一样的。

与朱腾有类似想法的人大约在生活中占了一半。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14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关闭算法推荐功能,他们希望《规定》能遏制诱导过度消费(68.2%)、大数据杀熟(61.9%)、诱导沉迷(57.5%)、过度收集个人信息(46.0%)等方面的不良之风。

但关闭算法推荐,并不意味着能获得优质多样的信息推荐。朱腾刷了不到5分钟的非算法推荐视频,就默默把个性化内容推荐打开了。“怎么净给我推送疫情新闻”,朱腾抱怨,他猜是因为自己打开了位置信息,又身在疫情严重的吉林省的原因。

希望打破平台用算法织就的“信息茧房”,获取到新信息是用户关闭个性化推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关闭后的内容推荐仍然单一且体验不佳。

某问答平台用户江鑫告诉观察者网,当获知可以关掉个性化推荐后,他也立刻就尝试了,但不论怎么刷新,首页永远都是同样的内容。他的直观感受是“好像没有一种通识的无差别推荐的内容,要么根据算法推荐,要么就不推荐,(平台)直接躺平”。

除了体验不佳而被迫打开算法推荐,更多用户并不知道可以关闭算法推荐,这与平台设置的隐蔽有关。有媒体测算,目前平台给出的关闭个性化内容推荐的操作在5-7步之间,步骤较为繁琐。而如果用户不刻意关闭,个性化推荐则默认开启,也不会给用户更新提示。

操作的复杂化,实际上是在为用户关闭化推荐设置障碍。有五年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工作经验的马竞对观察者网表示,“明面上放置了一个公平的可关闭按钮,但平台有很多办法诱导你不去选择关闭”,“这些平台的产品经理正在规划(让用户打开个性化推荐的)方案中”,他说道。

在观察者网的调查过程中,有用户直接向观察者网表示,“首先要找到这个关闭按钮就挺麻烦的吧?我不想费心思去找”。

此外,多位用户试用关闭个性化推荐后,表示广告推送并没有减少,一位短视频用户就对观察者网表示,自己尝试了关闭个性化推荐,但广告推送并没有变少,虽然这些广告不够精准,但体验并没有优化。

个性化推荐,让平台商业化潜力迅速拔高

平台之所以对关闭算法推荐躲躲藏藏,在于其商业化与算法推荐紧密相关。

马竞介绍,PC时代的算法推荐,网站分发的内容没有区别,用户完全是被内容吸引,用户达到一定体量后,平台会对依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年龄、性别进行粗略区分,打包成不同的用户库,然后分发广告。

进入移动端后,平台不仅对用户进行标签库的区分,对呈现的内容也进行了精细化。到这一阶段平台收集的信息可以无限精细下去,平台不再满足于获取个人信息,而是从用户的关系链、好友圈,商业化潜力无穷。

用户获得个性化内容推荐的同时,平台的商业化潜力也被迅速拔高。比如擅长个性化营销的抖音、快手等平台,在用户信息流中加入的广告和直播带货,实际上就是通过算法进行精准营销,提升用户的购买率。而抖音和快手发力同城、好友等私域流量,也可掌握用户的关系网,进一步升级电商和广告等平台主流营收模式的增长潜力。

《哈佛商业评论》曾有报告指出,就市场营销而言,用户体验的个性化可以让投资回报率提升五至八倍,并将销售额提高10%以上。

通过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体验,是平台提升商业化效率的另一维度。换言之,即通过“千人千面”产品服务,不断给用户提供命中喜好的内容,让用户产生“它很懂我”的心理,帮助新用户留存、转化付费,最终目的仍是提升商业化变现效率。

马竞认为,精准的算法推荐会让用户接受信息的即时满意度变高,从而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长、帮助新用户留存,平台的数据会更好看,商业化潜力也更高。

管理咨询专家、前尼尔森研究总监朱逸也曾指出,推荐算法是根植于网络商业中的底层技术,价值在于对过往商业效率的改善与提升,具体表现为讯息的精准触达、公众偏好的理解、商品与服务的迭代等,促使了商品、服务、社交在多元主体间的顺畅与高效。

但是,平台过分逐利势必会损坏用户的隐私或是利益,大数据杀熟就是典型例证。此前,滴滴打车手机越贵打车价格越高、携程订购酒店价格远高于实际挂牌价、美团会员配送费高于非会员等事件频发,实际上就是平台牺牲用户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更大化。

马竞认为,让用户即使满意度上升的同时,精准的算法推荐也会让用户的延迟满足能力下降,长此以往,用户的跳跃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都会被禁锢在算法之中。

平台需提供细化选择权,商业竞争应回归本质阶段

从法律层面来看,平台的举措已经在形式上满足了《规定》的基本要求,并不能被视为违规行为。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律师表示,平台运营商基本都在政策中添加了“个性化推荐”的相关条款内容,条款内容上对于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进行了概况性的解释说明,也在客户端的设置中给用户提供了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的选择权利。

胡律师称,从上述调整可以看出,各大平台按照《规定》的要求相应调整自身的政策和功能,从形式上来说基本满足了《规定》的相应要求。

不过,形式上的满足并非领会《规定》的内核。《规定》出台是为解决被诱导沉迷、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等用户痛点,维护用户利益。但目前来看,由于用户已经习惯甚至依赖个性化推荐带来的体验感,而平台也暗自助长这种依赖,或许将导致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并不能通过法规的施行得到解决。

未来如何避免算法变“算计”,更多要依赖平台对《规定》内核的领会和相关法规的进一步细化。

胡律师表示,《规定》实际上指导平台对个性化推荐进行可选择标签的细化操作,让用户选择哪些具体信息、浏览行为和隐私数据分享给平台。比如《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

但是平台并未提供更细化可选的个性化推荐选项,而是集中于一个开关按钮。

从法规层面来看,胡律师指出,《规定》中对于“用户标签”的含义并没有再进一步的明确,“用户标签”是否可以再细化为“内容浏览、互动交流、搜索、关注、浏览、下载及交易等标签”,使平台给予用户更加细化的“个性化推荐”算法依据的选择权利,而不是仅仅提供关闭或者打开“个性化推荐”功能的选择权,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商业化利益,平台和依附于平台的商家也需要转换思路。目前的互联网行业监管趋严,国家对用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渐强,依靠广告营销和平台浏览并非长久之道。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欧阳昆泼对媒体表示,“以擅长个性化营销的电商平台为例,在货找人的发展阶段,商家可以依靠精准推荐快速猎取用户,而重视营销和流量的卖家获得更大利益。但是在隐私政策和新规时代,失去‘瞄准镜’的互联网营销将会效果大减。”

欧阳昆泼表示,这就要求商家必须学会多条腿走路,行业竞争也渐渐回归到本质竞争阶段。相比那些擅长流量的商家,专注产品和用户价值的企业更有机会脱颖而出,产品力成为获取用户的关键因素。而对互联网平台而言,则必须投入专门的人力、财力去落实与法律管控相关的事务,包括保护用户隐私、让用户有控制权以及算法推荐的审核和备案等方面。

《人民日报》评论则指出,平台的“算法”不能变“算计”。守好边界,让算法应用规范起来,才能让算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也才能推动信息服务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黑客帝国》中,现实世界由一个叫“母体”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机器极为智能唯独缺乏创造性,它们将人类“豢养”在矩阵之中,榨取人类头脑中的创新思维,钻研人类心理而后不断升级矩阵,希望最终通过矩阵革命获得独立,彻底摆脱人类。

当然,算法没有这般恐怖,平台通过算法追求商业化利益与用户的权益保护之间势必存在平衡点,而这还需平台的自觉与法规的细化,到实现这一步后,用户便也不再需要牺牲体验来保护权益,也不必面对红蓝药丸的选择了。

为什么越发达的国家,越不重视电商行业的发展?

为什么越发达的国家,越不重视电商行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在全球近200多个国家中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国家性质、国家发展程度,按照后者来看国家又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现在正处于发展中国家朝发达国家进军的阶段。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这几十年里,互联网绝对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力,互联网的繁荣与昌盛也直接促进了电商事业的发展,但也有人发现,似乎电商只有在中国红红火火,为什么那些发达国家似乎并不扶持电商呢?为什么越发达的国家,越不重视电商行业的发展?内行人做出总结。

不同时代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新事物,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意大利者,虽然大家常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互联网的出现仍然是利大于弊。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与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在互联网的价值下还催生出了其他行业,电商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中国电商自掀起之后便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态,尤其是近些年国内电商似乎有井喷之势。

和互联网的出现一样,电商的繁荣也出现了两面性,它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强的便利,但同样他也给广大实体店带来了不小的打击,比如我们现在走在各个城市的街道上都能够看到贴着“出租”、“转租”、“出售”这样的实体门店,这与他们此前门庭若市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反差,而这也证实在电商快速发展的这些年,实体店的赚钱之路就越来越难走了。

不得不承认我国电商发展的确迅猛,从全球角度来看,电商也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放眼全球还有不少国家的电商发展速度缓慢,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发达国家的电商发展水平反倒不如我们,而且他们似乎有刻意压制电商发展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产品质量问题

在网购兴起的这些年,虽然我们共买东西越来越方便,但是踩雷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很多人都发现网购的商品和实体店的看起来一样,但是拿到手摸起来质量完全不同,还有不少网店商家喜欢用“假照片”来欺骗消费者,有些人把货拿到手之后,由于懒得退货,也只能花钱留下,这都导致“网购质量不好”,已经成为大家心中的常规印象。除此外各个西方国家普遍更重视产权,在很多西方国家假冒伪劣产品、抄袭产品的情况并不盛行,但在电商领域,这些商品一般都会出现,所以这也导致西方人对电商较为抵触。

就业问题

众所周知,实体店经营需要的人力要远远大于网络店铺,通常来说实体店的运行需要2~3人,如果规模较大,雇佣的员工可多达十几人至二十几人,但电商却不同,电商不存在实体店铺他们只需要将货品放到租好的仓库,雇几个员工即可轻松完成,对比之下实体店能够一次性解决更多人的就业,所以这也是西方国家较为重视的问题。

缴税问题

中国在电商领域可谓是大力扶持发展,对电商行业的征税额度通常要比实体店更小一些,再加之我国在查税方面一直处于完善阶段,从事电商行业的主播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这更给其他人带来了心理暗示。不过在那些西方国家却完全不同,他们的电商和实体店缴税标准是一样的,而且一旦发现偷税漏税情况,将可能赔得倾家荡产,这也导致大家对从事电商不感兴趣。

经济发展水平问题

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中国人均月收入不足5000元,在那些西方国家的人均月收入普遍要比这个标准更高,甚至有些国家可以达到人均每月2万块,收入水平不同,自然导致大家的消费观念不同,国人买东西时大多需要货比三家,从多家店铺中选择一个价格最便宜的。

结语

而电商的繁荣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所具有价格优势,很多人都发现在互联网上购买东西总是要比实体店更便宜,即便是双方质量有差别,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为“价格”买单,但西方人并不是这样,因为他们手中有充足的可支配资金,在买东西时,也无需过度关注价格,反倒是会对电商产品的质量不信任,这也导致那些电商用户在我希望各国难以生存。

抖音生猛,张小龙以退为进

抖音生猛,张小龙以退为进

自2014年开始,微信公开课便被很多互联网人看做是“张小龙的个人秀”——人们总在新年伊始翘首以盼张小龙分享过去一年对于产品的思考。

遗憾的是,2022年1月6日张小龙未能如常出现在演讲现场,因此有媒体人打趣说这是一场“开了但没完全开”的微信公开课,这亦是会后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讨论略显冷清的原因之一。

可即便如此,近两届微信公开课均在不遗余力扶持视频号——重视程度上,2021年张小龙花50分钟讲解视频号,2022年视频号被定义为原子化内容组件;资源倾斜上,微信生态陆续向视频号开放多级流量入口,两年内便初步完成了基础建设、生态链接、商业互通。

等于说,图文向短视频演化的时代浪潮中,视频号扛起了微信二次发育的重担。

微信基因重组对抗“管道化”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是张小龙在2012年提出的观点。2012年7 月 24 日,从下午 2 点多到半夜 11 点多,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 8 小时 20 分钟的演讲,178页的PPT,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但张小龙这次演讲的结语是:“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事实上,这不过是张小龙自谦的说辞。微信13名创始成员之一曾鸣说过,“张小龙没有方法论,也从来没有理性地说出过一二三四来。他提出一个观点,当时你会觉得也许这是对的,但是后来每次都被证实,这真是对的。”

如今,微信已成为近乎硬件平台的超级应用——其不受iOS、Android系统局限,是一个超高用户市场、超高频,同时又兼具社交关系链、统一账号体系、阅读习惯、支付习惯、购物习惯的成熟生态,堪称智能手机时代“水电媒”一般的国民级应用。

可纵然被互联网“封神”,张小龙仍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坦率地说,“当时想法特别简单,我自己也不怎么用QQ,所以也需要有一个沟通的工具。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自己感觉特别幸运,我想我一定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因为光靠个人努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转折发生在2018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冷漠的算法终究碾过了人本主义——当抖音、快手的增长曲线变得越发陡峭,其对网友注意力及时间的挤占也越发明显,而微信在图文时代由公众号奠定的绝对优势逐渐被解构,互联网流量格局正在被改写。

2020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甚至反思微信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公众平台在很长时间里只有PC Web版,这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二是不小心将它做成了文章内容载体,使得其缺失呈现短内容的方式。”

这其实不难理解,整个微信生态里群聊、朋友圈是比较私密的状态,公众号则更多面向公众,而微信中那些不看公众号、不写公众号的人,他们获取信息和表达的需求长期未被满足。

对此,产品经理判官在相关文章中分析认为,“腾讯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即时通讯产品,卡位上游流量,以获得用户、商业化、投资的主动权,这套商业模式中社交关系链才是竞争力核心。而当产品用户数量、使用频次(频率+时长)、渗透率超过一定水平,社交关系链便会复制甚至迁移过来。因此,抖音、快手的体量已足够引起腾讯的担忧。”

尤其当抖音日活爬上6亿大关,腾讯手里的牌只有微视,应对招式依旧是流量+冠名+补贴的“三板斧”——先打开QQ空间、QQ看点、天天快报等流量入口铺路;然后在《创造101》《吐槽大会》等综艺植入高举高打;最后启动30亿补贴吸引达人入驻,甚至还拉来了马化腾亲自站台。

“如果换做以往的任何一场战争,微博之战、搜索之战和电商之战,打到现在腾讯肯定已经交牌了。微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些悲壮,因为这是腾讯最不想交出的一张牌。”《晚点LatePost》在文章中写道。奈何微视的创立、关闭、二次返场皆显得如此“不合时宜”,最终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事实上,腾讯之于短视频一直执念颇深——从微视、企鹅看看、闪咖、MOKA魔咔到猫饼、MO声、腾讯云小视频、下饭再到速看、时光、Yoo、酱油、音兔、哈皮、响风,腾讯先后推出十余款短视频产品,最终这些被寄予厚望的产品皆难逃“出道即巅峰”的宿命。

最终还是张小龙站了出来,短视频在微信拜了码头,视频号于2020年春节前后正式上线。“对每个人来说,你去写一篇公众号长文章,或者你去阅读一些文字载体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你去发一条视频、看一条视频,这个门槛是很低的。”

正是基于此,我们才会看到去年视频号大范围放开后,创作者群体鱼贯而入的景象,毕竟视频号冷启动机制比抖音、快手更友好——即便是一个素人想开始做视频,不用再强依赖平台的资源倾斜,靠朋友们的推荐一层一层传下去,就能突破社交圈。

一位接近微信的人士向虎嗅表示,首先,视频号定位与公众号、小程序不同。“视频号跟公众号、小程序这种偏B端产品的生产模式完全不同,其生产门槛更低、用户更下沉、内容更庞杂,可能成为一项颠覆国民阅读习惯的新功能。”

其次,视频号并非追风口。“视频号自上线以来,‘追风口’、‘流量防守’、‘狙击抖音’的论调从未间断,但微信2014年的6.0版本就上线了小视频功能,微信很早就关注到这部分用户需求,如今不过试图更好地去承载它。”最后,基因论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媒体总喜欢拿腾讯系短视频产品集体败北来鼓吹‘基因论’,但每个团队的产品都有原生基因,怎么能一棒子打死呢?”

视频号出现前,腾讯生态内的短视频立项都是“拍脑袋”,集团向微信要流量时即便张小龙再情愿,也要考虑到产品广告移植进来的生态互斥及用户的情绪反弹;但这一次,视频号不再以单独APP形态示人,内嵌于微信朋友圈下方(2019年微信公开课数据,朋友圈每天流量约为100 亿人次)。

甚至,从朋友圈到推荐、话题标签、搜一搜、看一看、公众号、附近直播均为视频号设置了入口,连私域端的关注、朋友、名片页、发现页、微信群、聊天对话框也可一键进入视频号。

外界一直疑惑微信团队为何如此不遗余力扶持视频号,2022年微信公开课给出了答案——团队对视频号定位是原子化内容组件,其代表了最佳的内容承载形态,用来承载视频和流媒体直播内容。

在这样的共识下,视频号持续迭代,释放40+种新功能,顺利将原本零散的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小商店、直播、投放等产品组件完成相互链接导流。毕竟,当视频号变成一个最基础的内容组件的时候,它自然会跟微信内其他原子组件产生各种化学反应,并在整个社交体系里面流转。这或许也意味着,微信正在进行一场基因重组。

深层次原因还在于,腾讯港股市值超4万亿港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想象力靠微信的估值在支撑——毕竟微信名义上是款即时通讯工具,但实际生态中附属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朋友圈、小程序、公众号、搜一搜、九宫格等等。

吊诡的是如此庞大生态反哺下整个微信一年仅仅产生数百亿营收(腾讯2021Q3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190亿元)。问题的症结便在于,微信不断迭代过程中已接近于一个“管道”的形态和定位(管道宽泛定义即不干预内容),变成了一个基础建设,这无疑与市场对其的期待存在巨大的差距。

微信要想拒绝沦为“管道”,只能在挣扎中迎着短视频浪潮自救——以重组短视频基因方式来对抗“管道化”,并学习抖音、快手的算法推荐来为池子里内容分配流量——你可以说这是张小龙跳出自身局限性,在微信之上迎接未来;也可以理解成张小龙也无法抵抗短视频对于流量格局的重塑和算法对内容消费方式的颠覆。

甚至,视频号与微信支付及企业微信打通、添加购物车、上线直播预约推广相当于为广告、电商带货、直播打赏创造了落地场景,在微信生态内构建出“短视频+电商+直播”的商业闭环。

对此,视频号创造营发起人周博云曾表示,“现在行业当中提到直播都会把它跟电商带货强绑定,标签化已经非常严重了,视频号并不是单一的电商带货平台,它其实是多元化、属性标签丰富的表达渠道。”

也就是说,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中目前为止最后一块拼图,必须补齐——其能帮助在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广告、电商有一定积累的用户完成资源联动。“底层逻辑是什么呢?一个典型人以群分的社群,微信中视频号的分享会特别顺畅,信任程度也比其它平台更高,也会带来更好的转化效果。”

2022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直播团队陶佳分享了视频号直播带货的销售金额的数据:视频号直播带货GMV在2021年末较年初增长超过15倍,其中私域占比超过50%;直播间平均客单价超过200元,整体复购率超过60%。

不过,接近微信的人士赵冉(化名)对虎嗅表示,小龙曾在内部说,做任何事情绝对不要第一时间去考虑产品商业化如何实现,而要先考虑用户的需求跟场景是什么。

“小龙打了一个比方,现在朋友圈里有几百亿的朋友圈广告,那做好朋友圈功能重要还是朋友圈广告重要?显然是前者。只有用户体量、用户体验、用户内容都能正向反馈,才可能产生商业机会,时机成熟商业化自然会变成用户需求,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抖音生猛,张小龙以退为进

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谈及算法时说道,“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用户迷信保健品就推保健品的文章,从KPI的角度最容易完成,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

也就是说,在算法强权的平台上,用户行为轨迹记录着情绪和欲望,最终算法会将它们编织成数据牢笼把你困在信息茧房中,而不自知。

为此,张小龙不由的感慨,“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就像谷歌的员工为什么要反对公司把这一项技术应(AI技术)用在军方项目一样,我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有意义所在的。”

这份克制在微信公众号主宰图文内容的时代堪称“优雅”。比如,自媒体“朝外大街061”就曾撰文写道,“微信订阅号创造了一个以社交分发为核心的写作生态;同时,微信也没有力推诸如B站的花火、微博粉条、抖音星图、知乎的知任务等通过卡流量、平台处罚建立起的‘税务机关’,不与创作者争利,构建起了内容迭代精进的正循环。”

而在抖音、快手为代表短视频平台不断蚕食网友注意力和时间的当下,这套创作模式正面临被解构的挑战——随着公众号图文创作者流失、转型,广告资源也向着抖音、快手等平台迁徙,微信不得不一再提升视频号的战略优先级。

如果说短视频是未来内容消费趋势,那算法便是未来内容推荐趋势,即便大如微信也无法与趋势为敌,张小龙终究还是妥协了。

尤其在抖音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微信公开课已经连续三届(2020~2022)只字未提公众号相关话题了。2022年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微信支付、小程序、搜一搜、企业微信轮番登场,唯独对过去一年“地震”的公众号生态失声。

过去一年多,订阅号被改为瀑布流并不再按时间排序,“看一看”入口添加“精选”功能,公众号文章下嵌入“推荐阅读”。甚至有媒体报道称,微信订阅号正在进行一次更大的改版——订阅号栏目开始灰度测试读者未关注公众号内容。

这说明算法正在逐渐渗透进微信的基因,甚至不排除小众、严肃、深度的内容无法被算法宠幸时,其很可能被算法用更浅层、娱乐向的内容“劣币驱逐良币”。

而且,从微信押注视频号这件事来看,张小龙似乎开始重新审视算法和推荐的利弊,他曾在公开课上罕见地谈到“慢”的问题。“我很喜欢《孙子》里面的两句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慢,不是我们想要的,视频号的速度才是微信该有的速度,我们下一年如果还是做得这么快,大家不要觉得有什么,这是正常的状态。”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此前视频号直播强行置顶朋友圈会被用户骂上微博热搜,视频号推出“附近的人”会被吐槽像极了早期陌陌的“回归”——单从上述两项视频号新功能迭代,明眼人便已看出其与微信自身迭代的区别:即微信迭代新功能总是内敛克制、追求合理性、不过多打扰用户;而视频号则简单粗暴、一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霸蛮姿态。

不过,接近微信的人士王拓(化名)对虎嗅表示,两者运行在一套体系里,并不存在理念的差异。“小龙和团队更关注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真实需求是否被满足,就像此前的‘拍一拍’功能上线,刚推出来的时候一片吐槽,实际上‘拍一拍’数据远超预期,每天有几千万用户在尝试这种轻互动,大家非常认可这种人与人之间产生关联的微创新。”

甚至,他还拿张小龙在内部的分享举例,“视频号刚推出时很多人向官方吐槽,‘视频号为什么不能点静音’?这个问题小龙曾在内部解释过,‘当你打开一个视频号,默认为了看视频内容,那为什么还需要多一步骤去点开关声音呢’?我们不会为迁就用户想在开会时偷偷看视频号,就特意留静音开关功能,我们觉得这是不合理的。”

可见,在张小龙看来,即便是短视频产品“约定俗成”的功能模块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当用户进到某个场景就是要保证能够获得某种信息体验,如果你不适合在那个场景打开视频号,你就不应该打开去看。注意,微信并没有剥夺你开会看视频的权利,只是说从用户需求场景出发,会非常细致地考虑到设置的合理性,并在功能上做出相应的取舍。

反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其生态内的短视频内容强依赖算法分发,本质上不过是基于用户兴趣偏好进行精准“投喂”,在价值取舍上是在钻营人性弱点,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以求用户沉浸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爽感,来“杀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抖音、快手上短视频生态的丰盈是运营的成功、是算法推荐的成功,但会导致用户的沉迷,甚至会潜移默化拉高用户对于视频化内容消费的兴奋阈值——当用户越来越沉迷于即时反馈的爽感以及密集的梗时,就越发对一个完整故事、一段完整剧情缺乏耐心,短视频无疑对用户完成了新娱乐方式的驯化。

除此之外,短视频还长出了两种能力:一个能力叫社交语言,另一个能力叫数据智能——社交语言能保持用户对平台的黏性,如果你想停止使用,那就意味着会丧失很多朋友、同事之间的共同话题;数据智能指算法加持下平台的学习能力不断精进,即用户在享受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的极度便捷时,也让数据轨迹成为个体难以逃脱的阿喀琉斯之踵。

微信虽然在逐步引入一些算法分发,但算法只是帮助用户做了信息的辅助筛选和效率优化,本质上订阅主动权依旧在用户手里,由用户自己来选择内容。

鉴于此,你会看到视频号没有一键静音,想静音要自己调节音量键;视频号也不像其他软件做全屏,想全屏要用户自己去拉;视频号更不会自动跳转下一条,想要继续刷要手动往上滑。

2022年微信公开课公布的数据中,美丽浙江、西城男孩、星球研究所爆款短视频过亿人观看,单条短视频破 500 万点赞,但将其放在微信生态下(截至2021年Q3,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12.6亿)审视,视频号对于人和内容连接的效率依旧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毕竟,视频号在抖音、快手掀起的短视频+直播浪潮裹挟下进场,其内容深度和广度难以一蹴而就。

而且,视频号作为一款防御型产品,一位视频创作者对虎嗅表示,“它‘蹲在战壕里’的创新都是基于微信生态服务的进化而非基于短视频潮流和用户习惯的洞察,三者的用户时长差距(抖快用户时长接近120分钟,视频号35分钟)便能说明问题。”

不过,按照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的表达,“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文字还是视频才代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从个人表达以及消费程度来说,时代正在往视频化表达方向发展。”这句话并没有过度强调平台的重要性,只不过将视频表达拔高到与图文表达一样重要的位置。

尤其在反垄断叙事浪潮下,随着“互联互通”工作不断深入,微信首要任务是完成对未来表达方式的占位——从视频号一系列迭代动作来看,服务工具、生态链接优先于内容生态。

这意味着,微信正在围绕内容消费场景补足此前生态缺失的基础能力——在短视频内容、流量和商业的竞争上,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朋友圈、直播、微信小店这些最重要的应用入口不断挖深微信的生态池。

毕竟,抖音直接将变现嫁接在流量上,不过是完成了算法推荐的流量转化,缺乏中间用户沉淀环节(互联网“三级火箭”理论中,流量、沉淀、变现才能完成自洽的商业闭环),用户消费需求并没有被沉淀下来进行管理,这无疑会让平台的客户价值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微信在推动商业化进程中,视频号变成了中枢和连接器,背靠成熟的微信生态和巨大流量池,顺利将微信的服务场景依次贯通,一方面加快视频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速整个产品链条和生态的流转。

到底能不能打?——视频号的铠甲与软肋

到底能不能打?——视频号的铠甲与软肋

微信视频号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超过两年的时间了,在短视频赛道内已有抖音和快手两大巨头的夹击下,腾讯仍选择布局视频号,而随着时间过去,视频号又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又能否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在短视频的赛道中杀出重围呢?本篇文章作者为我们分享了他对于视频号的思考,一起来看。

作为腾讯在短视频领域唯一的桥头堡产品,视频号最近动作趋于平缓,无论是产品层面还是运营层面。

今天,视频号已经诞生超过2年,它未来到底能不能打?

它在抖音和快手的夹击下能否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

什么是它的铠甲与软肋?

这篇文章卫夕和大家来详细聊一聊。

先来看一看视频号的软肋——

一、视频号没能扭转腾讯用户时长下滑的趋势

在短视频领域的缺位是腾讯作为曾经的C端互联网王者错失的一个重要机会,它直接导致了腾讯在用户时长战场上的份额在下降。

十年前,腾讯也面临着一次不大不小的流量危机,彼时它在与新浪在微博战场上厮杀得极其激烈。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船票”——微信崛起之后,微博之战的落败显得不再重要了。

然而历史很难重演,这一次腾讯没有当年诞生微信那样碾压级的降维打击产品。

这一次,承担用户时长之战是和抖音、快手同维度竞争的产品——视频号。

那么,在诞生两年多之后,视频号的表现如何呢?

我们来看一个数据——

这是2020年12月和2021年12月中国互联网各公司产品的用户时长占比,可以看到——

至少在过去一年,腾讯的时间份额依然还在下降。

这个下降自有这个统计的2017年就开始了,彼时腾讯还占据了54.3%的时间份额,而2017正是抖音崛起的一年。

很显然,微信寄予厚望的视频号至少在目前还无法以一己之力扭转腾讯在时间份额层面的下降的趋势。

与之相对,在激烈的存量竞争中,字节和快手的份额还在上升。

从这个意义上,视频号还需要继续努力。

二、产品打通只是打通了功能层面的“形”,更重要的流量逻辑背后的“神”

视频号作为微信“原子级的内容组件”,在过去两年迭代功能超过40+的小步快跑下,目前已经和微信几乎所有的子功能进行了打通——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等。

没错,这一系列动作我们其实可以从出发点层面分成两类——

第一类为“流量层面的打通”,这包括公众号支持发送视频号内容、公众号视频号互相转跳、视频号支持挂公众号链接等等;

第二类为“商业层面的打通”,包括支持添加企业微信好友、支持转跳至小程序、支持小商店等。

我们逐一来分析——

首先流量层面的打通。

在我看来,打通公众号是视频号给予厚望的一个动作。

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号是微信这个强关系产品里唯一的一对多的弱关系产品。

它天然和视频号一对多的产品定位相匹配的,而公众号本身已经构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内容生态,这个生态是视频号可以嫁接和激活的。

从结果上看,这个打通效果如何呢?

至少目前看效果是差强人意的,我这样说基于两点——

第一、截止到今天,尽管有不少公众号通过和视频号的打通获得了不错的流量,但很显然并没有很多出圈的大案例。

注意,我说大案例是像当年公众号咪蒙、罗辑思维、十点读书、凯叔讲故事等大众耳熟能详的独特模式。

那时候,公众号创业是的确是一波无比真实的热潮,今天的视频号很显然没能达到当年的高度。

第二、打通后并没有看到抖音、快手、B站的原生博主有计划批量地向视频号靠拢的迹象。

很多博主会全平台分发,但在视频号上并没有获得超出预期的数据和回报,因此大部分其他平台的头部博主其实还处于观望状态。

他们暂时将视频当成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会更新,但不会投入精力去深耕。

因为从结果上看,他们还没有看到视频号引以为傲的社交分发在内容消费效率上的优势。

视频号打通公众号目前难说成功,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短视频和图文在生产形态和消费形态上还是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公众号做的好的通常有路径依赖,在团队和基因层面不具备做短视频的核心能力,和其他短视频平台原生团队在竞争力层面差距明显。

视频号期望通过打通来激活公众号巨大流量的“丰满理想”在遇到了流量逻辑的“骨感现实”。

没错,视频号至今没能证明其孵化原生意见领袖的能力。

从2022微信公开课展示的视频号案例中,很多都是很难有普适意义的案例。

比如“央视新闻”、“美丽浙江”这类的官媒号,或者就是“神舟12号发射”、“孟晚舟归国”等这类极其特殊性直播事件,原生博主和原生模式难觅踪影。

有人说视频号本身就是更普惠更长尾的生态,因此你看不到头部,看不到案例。

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快手也是普惠型平台,照样产生了极为丰富多元的案例,公众号也属于去中心化的普惠平台,同样挡不住众多取得过梦幻成功的标杆案例。

再来看商业层面的打通,比如支持小商店、支持小程序等。

它并非仅仅是功能层面上线支持就结束了,这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必须回答这两个问题——

“用户在微信里买东西的核心理由和动力是什么?”

“它和在淘宝直播、抖音、快手里买东西相比,有什么优势和独特的地方?”

这才是视频号商业化的关键和核心。

从2022年微信公开课的电商数据看,视频号团队只公布了“2021年视频号直播带货 GMV 较年初增长超过 15 倍”这样模糊数据,对实际数据三缄其口。

我们有理由合理猜测,目前视频号带货的成交量和抖音、快手依然差距巨大。

互联网一个被反复证明的铁律是——功能层面是是皮,更重要的是功能背后的运转逻辑。

目前看,视频号还需要继续努力。

短视频的三大核心是——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和内容分发。

而商业变现则和这三大核心相辅相成,只有商业层面有利可图,短视频创作者才会持续生产,之后的内容消费和分发才有根基,一直依靠”用爱发电“是不可持续的。

从这个意义上,视频号的打通还只做到了功能层面的“形”,而背后的流量逻辑的“神”还需要找到更多的着力点。

事实上,一个产品是否有生命力,功能的多寡是其次的。

比如微信的朋友圈自诞生至今,几乎就没有改版过,再比如公众号也是,基本逻辑十年如一日,并没太多重大的改版。

但这两个子产品恰恰是微信最有生命力的功能。

没错,如果说当年的公众号横空出世是从山上往下推一块大石头,不需要太用力,顺势而为;

那么今天的视频号则更像是在平地上推石头,每一步都需要用大力气,并不容易。

三、视频号的互动机制并不利于算法分发

视频号和抖音快手相比,一个容易忽视的特点其强烈的社交属性,这个属性既可以让其在冷启动时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其算法分发层面则会成为一道枷锁。

什么意思?

用直白的话说就是——用户在社交场景里表现的行为是存在失真的。

一个人在抖音里点赞的可以是随心所欲的,可能单纯喜欢就行。

但在微信这种强社交的场景下,她会考虑——

“我点赞这个视频,我男朋友会不会看到?我领导会不会看到?我老爸会不会看到?他们会怎么想?”。

视频点赞可没有分组可见。

于是,视频号在点赞时用户会更倾向于更符合自身形象的视频。

比如,一位喜欢看小姐姐的男生可能点赞的是努力工作的热血视频,一个喜欢购物的女生点赞的可能是勤俭节约的正能量视频。

而可能这些视频他们自己本身都没看完,他们只是在通过点赞维持自己的社交形象而已。

因此基于点赞的分发其实是违背人们内容消费本能的,因此内容消费的时长必然会受到影响。

有人说,视频号有私密赞啊!

没错,私密赞本身就说明微信团队也意识到了以上这个问题,然而私密赞这个功能本身就是一个不优雅的妥协方案。

首先,用户有学习成本,私密赞是什么?都私密了,赞了有什么用?我赞了这个小姐姐真的不会有人知道吗?

这些都是用户互动的成本。

有人说,互动只是算法分发的一个维度,还有浏览行为、浏览时长、完播率等其他众多指标,微信的算法完全可以根据你看了什么视频而不是你点赞了什么视频来推荐。

没错,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问题在于社交分发是视频号和其他短视频平台的最大差异点啊。

当这个差异点被证明效率提升有限依然需要靠算法的其他维度去分发,那和抖音比较是没有优势的。

算法层面的调优需要数据积累,算法层面后入场者在效率上是存在明显劣势的。

社交分发在效率上失真,而算法分发则存在后发劣势,我认为这是视频号不温不火的核心原因。

没错,视频号很难,但如果我们由此就认为视频号会失败,那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视频号当然有的不仅仅是软肋,它还有铠甲。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视频号有哪些优势?

首先,作为微信的一个子产品而非一个独立的App,视频号能无缝地嵌入微信的几乎所有场景让它有着极其稳固的基本盘。

这个基本盘甚至并不建立在视频号这个独立产品的用户心智上,微信的用户甚至都没有感觉自己刷的是视频号。

他们只是在对话界面、群聊界面、朋友圈界面、公众号界面非常自然地消费视频,然后不由自主地往下刷,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完全基于下意识。

“原子化”的视频号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这种全场景的覆盖让视频号比抖音、快手在消费时间上更加碎片化,但它对用户内容消费层面的入侵会更加全面、深刻。

是滴,好的产品都是让人无感的产品,因为它本身就已融入生活。

微信是这样的一个无感的产品,现在视频号也在朝这个方向演进。

其次,在商业层面,视频号给微信的私域运营提供了一个新的流量起点。

私域变现是微信绕不开的一个重要标签,但请注意,私域是流量的终点而非起点,什么意思?

简单地说,私域流量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额外的场景导入,即用户不会平白无故成为你的微信好友。

目前私域的流量起点主要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线下场景,比如餐饮连锁引导顾客加个人微信;

第二类是电商场景,网上买东西的地址信息里必留手机号,商家可以通过手机号加个人微信;

第三类是其他线上平台的广告投放,通过花钱的方式在非微信平台投放广告并且引导加个人微信;

第四类是公众号场景,即通过公众号引导粉丝加微信。

可以看到,除微信公众号外,其他场景都不是微信私域的原生起点,也就是大部分的私域流量的起点在微信体系外。

而视频号则给微信体系内的私域运营提供了切实的场景,如今视频号已经支持企业微信名片了,即可以一键添加微信好友,这对于私域运营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利好。

视频号的流量足够大,它在微信生态里有足够便捷、友好的体验。

因此,在其他流量平台想尽一切办法封堵用户加微信的大背景下,视频号是私域这个不容忽视的大赛道的一个重要杠杆。

其中的玩法值得业界重视。

最后,在基因层面,视频号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优势是微信团队细水长流的能力。

我曾经在《微信有一种罕见的细水长流的能力》一文中有过详细阐述。

没错,微信本身稳如磐石的基本盘让它天生就非常善于打持久战,这种打持久战的能力经常能做到后发制人。

最典型就案例就是微信支付,作为支付领域的后来玩家,微信支付在诞生之初并不占优,支付除了功能更重要的是需要支付场景。

然而,微信支付通过春节红包、打车大战、线下推广等一系列产品和运营层面的创新硬生生将支付格局从支付宝的一家独大改写为支付宝、微信支付平分秋色,这就是细水长流的能力。

事实上,微信本身也是一个后发制人的产品。

当年微信诞生时,小米的米聊已经诞生数月并且在用户数已经积累接近千万。

然而,仅仅数月的功夫,微信就通过几个重要的版本迭代超越了米聊并且在后续的竞争中一骑绝尘。

因此,尽管目前视频号目前在抖音、快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但我们应该对微信视频号保持耐心,对微信细水长流迭代的能力保持开放心态,静观其变。

四、总结

OK,用一个小逻辑总结一下本文——

当年字节跳动首先推出“火山小视频“来对抗快手,但并没有动到快手的根基,而打败快手的是另一个实验性产品抖音。

是滴,打败快手的并不是另一个快手,同样,打败的抖音的也不会是另一个抖音。

要知道,抖音至少在以下多个方面和快手构成了全面差异化——竖版大屏单列流、高清的画质、极强的音乐性、不计投入的强大运营、武装到牙齿的算法分发、偏向高线城市的增长策略……等等

因此,抖音对快手是一次全面的降维攻击。

如今,视频号除了社交关系这一个重要优势之外,其他层面还是和抖音、快手是同维度的竞争,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