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拼多多

“浑水”拼多多

提及拼多多,喜欢它和不喜欢它的人总是站在颇为极端的对立面。对于这家“新电商”平台来说,最毫无争议的事就是它的身边总会存在种种争议。

聚光灯下,很多人厌恶拼多多,多年来关于其商业模式、引流手段、价值观、服务等多维度的质疑从未减退。

“烂电商”、“ 超级山寨平台”、“流氓”、“ LOW”、“不体面”、“ 让历史倒退了二十年”…种种标签足以让它在互联网世界声名狼藉。

负面声音之外,同样有很多人喜欢拼多多。

比如在用户端,百亿补贴“真香”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市场竞争维度,拼多多的异军突起改变了综合电商“猫狗”格局、给市场增加了一份选择性和活力;下沉市场维度,拼多多满足了海量三四线城市消费人群价格敏感性高于其它的刚需。

拼多多这个案例无疑值得深思,它就像一湾“浑水”,以惊人的商业成绩搅动着明面上的争议满满,又用一次又一次的争议旋涡将自己拉入舆论的口诛笔伐。

在不同的视角当中,拼多多的形象往往南辕北辙,这种“不平衡态”预示了这家平台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在争议中发展。

在自我表述里,拼多多将自己定义为“新电商开创者”,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实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可“浑水”日久,这条路能真的走通吗?

一个逻辑:争议源于能力缺位

在传统消费升级思维中,更好的商品、更好的服务是大势所趋,与之相对应的是更高的价格。

可最近几年来,拼多多几乎以一己之力将这种观念挑落马下。

诚然,下沉市场与消费降级的机遇挑战更多要归因于近年来全球经济大环境不佳、国内消费市场高低线城市不均衡、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过去忽略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等。

只是,拼多多的成功太具代表性了,它所取得的商业成绩直接让消费降级观念当道。

事实上,不论是过去马云所鼓吹的消费升级,还是现如今的消费降级,它们都是同一个消费市场的AB面,这背后的一切都是由消费能力与需求决定的。

在中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消费大国中,几亿量级的消费升级市场一直活的很好,天猫、京东、盒马们的故事仍然还有一定的增量空间。

同时还有曾被忽视、几亿量级的消费降级市场潜力凸显,这块市场是拼多多、快手们得以壮大的温床,也在持续吸引着其它互联网巨头们涉足抢滩。

可以看出,拼多多所匹配的下沉市场发展模式原本并没有什么问题:

在下沉市场的事实逻辑当中,这类消费群体最为有感的是价格,只要价格足够实惠,其它消费体验都是可以让位的。

这才让拼多多实现了第一波原始积累,用户规模在这种消费需求对等和新一代社交手段与流量红利的加持下实现腾飞。

但满足市场需求从来与对错无关,随着拼多多走向国民平台之路、目标用户群体开始与天猫京东的用户产生交叉,争议的爆点开始出现。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消费升级与降级本就是统一消费市场的AB面,相关用户群体是会动态交集的。

由于持续增长的需要,以及平台向着综合电商的方向拓展,拼多多的用户群体中势必会涌入大量其它电商平台用户,这类被消费升级观念和多快好省洗礼过的受众要求更高。

而且,用户本身随着国内互联网进程的加快,也很容易在消费升级和降级之间浮动。

说的简单点,同一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他可能今天是下沉市场中精打细算的一员,只要够便宜怎么样都行;明天又会追求消费升级,希望用合理的价格买到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到了后天,价格优势和产品、服务优势他都想要。

在这种情况下,拼多多模式注定会陷入无休止的口水仗。

一方面,发声能力较弱、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基本盘给了拼多多保持现状的底气,只要它能够做到平台商品与体验让人觉着占了很大的便宜,其它的争议都无法伤其根本。

另一方面,拼多多需要更多用户与客单价,它也在不遗余力地吸引高净值用户,可随着这类用户占比越来越高,有要求、爱发声、掌握舆论话语权的他们将会成为拼多多发展之路上的极大变数。

这就形成了拼多多一边火、一边争议越大的现状。因为对于稍微有点消费升级意识的用户来说,拼多多的现状都不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在这些人的消费语境中,即使你真的够便宜,那也不行;一边用你,一边并不影响我骂你、不信任你。因为除了价格之外,吃相、体验、服务、隐私等等同样重要,用商品的劣质、有害、山寨、盗版、服务打折扣来换取低价是可耻而倒退的。

到这里,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拼多多目前的争议在根本上源于其能力上的缺位,它未能满足好一部分用户对消费领域多快好省的需求和期望而已。

不可否认的是,拼多多在产品、售后、服务等基本电商维度上的体验相比于一些竞品来说的确一言难尽,那么因此而换来的价格优势到底是不是一种优势和行业进步呢?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不过当多和省的拼多多VS多贵好快的猫狗电商时,你可以说它们已经在市场竞争中旗鼓相当,但拼多多到底会在底气上天然不足。无它,说出去不好听罢了。

对于拼多多来说,如何服务好现有规模用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命题。

其中,下沉市场用户可以暂时不在意它的缺点,但迟早会在意;同时,更多有要求的用户非常在意它的不足,这个世界的商业准则和服务精神也非常在意平台在商品和服务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这推动着拼多多迈入进退两难的分水岭:若将精力放在品质、服务上,它其实是拿自己不足跟天猫、京东们去比,各项投入又十分巨大,财务表现面临重压;若不变,则舆论和口碑雷声阵阵。

业已在规模上成长为电商巨擘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难以接受它依旧是那个“画风”粗糙、花花绿绿优惠促(套)销(路)堆满屏幕、平台产品难以信任、客服售后一言难尽的拼多多。

随着拼多多的“速度”不再神话、红利消散、增长降速,拼多多的那些永远砍不完的最后一刀、有条件的无理由退货、一言难尽的客服质量等槽点将愈发凸显。

一个可能:成也砍一刀,败也砍一刀

不难看出,争议满身的拼多多有暗面也有亮眼之处,我们无法通过它的部分能力缺位来标签化地推倒拼多多此前所取得的成功,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完美的商业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拼多多是委屈的。

考虑到帮助拼多多坐稳江山地位的流量用户们要么专注于便宜,要么压根没能力为拼多多发声,而一边用着一边骂着的竞品重叠用户以及拒绝使用、弃坑拼多多的人群规模不小,这常导致它在舆论端很吃亏。

拼多多自己也知道这点,它还曾借此自嘲为被黑的最惨的官方。

需要强调的是,舆论态度往往不会、也没有义务理解拼多多的这种委屈,特别是在在互联网领域,它的这种情况很危险。随着增长大于一切的时代成为过去时,舆论反噬和存量竞争势必将加剧用户对拼多多的反感。

以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律师刘宇航起诉拼多多“砍价永远差一刀”、游戏主播直播时号召6万粉丝一起砍一部手机而不得的舆论热潮为例,当砍一刀、砍单这类玩法成了人人喊打的“套路”代名词,依赖这种模式拉新的拼多多将更容易被标签化地认为不值得信任。

可怕的是,在了解完拼多多在砍一刀上有多“浑”之后,这种对于拼多多的不信任感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就像拼多多曾在法庭上自曝过的砍一刀原理那样,“因页面显示百分比位数有限,所以把小数点后有6位数以上的百分比,省略显示为0.9%,砍价页面显示的0.9%不是0.9%,而是0.9996437%”。

这种从数学上合理解释了拼多多砍一刀玩法、却置消费者情感于不顾的表述有让很多人意识到它对于技术玩弄人性手段的熟稔——一般来说,这种“算法人精”总会惹人讨厌。

新环境商业促销手段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概率公示、信息透明、后台玩法公开早已成了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就连抽奖都要全流程透明,头部电商拼多多的无限砍一刀的确不该一而再地隐藏在中大奖式的诱惑下。

而这种过时又倒退的玩法是拼多多壮大的利器。

用过拼多多的人一定对此类玩法印象深刻。差0.1元、差0.01元、差10个金币、差1个金币、差0.1个金币、差10个钻石、差1个钻石、差0.1个钻石…不论是常见的拼多多砍一刀,还是所谓的高额返现,想必经历过拼多多套路毒打的用户都对这些词汇十分眼熟。

没错,即便是一名资深网虫、行业大难,你也很难在操作体验过程中发觉拼多多到底有多“会玩”,因为在每一次仅差一点点就能“成功”的大字下,人性被琢磨的明明白白,“恭喜你,抽中提现一百元”之下,很多人看不见的是旁边几乎看不清的“有机会”。

而随着用户加入拼多多拉人大军,平台会不断地提醒你距离目标越来越近,近到的都是0.0几个计量单位,而后就是从0.01元到0.01金币即可体现…现金变金币、金币变钻石,再结合提现秘籍、福气满满…

当大家愈发不吃拼多多砍一刀的这一套,平台曾经亮眼用户增长态势自然也就一去不复返。

根据最近的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在该季度创下了上市以来最低的营收增长记录,各项用户增长数据也持续放缓。即便大环境不佳和规模体量已成可以对拼多多的这种表现稍加修饰,但拼多多所遭逢的用户信任危机的确是实打实的。

而且这种用户不信任正大有成为新一轮网络文化的趋势。“拼多多的尽头是微积分”、“这你得问拼多多”。

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一个可能,那就是在增长趋缓的现在,砍一刀事件会不会是拼多多就此失速的开始,若几年后拼多多走下神坛,那么“成也砍一刀,败也砍一刀”的语句可能会是那时回顾拼多多过往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

一个疑惑:创新的成分有多少

从更大的维度来看,拼多多早已在营销模式和价格优势上证明了自己,但因此带来的隐患与问题能否为人所忍受、以及拼多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决定了它最终能走多远。

拼多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市场经济的原理告诉我们,商家追逐利润、用更多利润实现更好的商品与服务是良性循环,有没有可能兼顾便宜的价格、优质的商品与服务?有,不断地补贴,或者等下一次科技革命到来。

那么一面低价、一面争议繁多的“中间态”能否为人所忍受?当然不行。

百亿农研、为几亿低收入人群提供低价商品平台是好东西,同时孕育出的假货、低质商品横行现状不是好东西,用更便宜的价格“保真不保新”、“售后打折扣”也不是好东西,品牌商家因此而压缩利润承担损失同样不行。

从长远角度来看,拼多多亟待解决的很多问题一直都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它就永远和创新商业模式无缘,只能算得上一个擅长拿捏人性、长于商业手段的争议平台。

拼多多的创新成分有多少?

从互联网化角度来说,它捏合中国消费市场制造商与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信息不对称,并通过规模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点它是成功的。

可这件事是所有互联网科技巨头们都早已践行过的事,拼多多只能算是手段更加熟稔。

平台构建完成之后,拼多多迟早会从集中规模扩张和补贴拉新到收割利润的阶段,此时得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能否在巨额补贴之外可持续,且帮助行业参与者实现整体提升。

真正的互联网创新应该是通过技术与规模创新来获得持续收入,同时可以帮助行业内原有企业降低成本、获得增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服务或更大的让利。

在这一点上,拼多多还未能证明自己。

营收与利润端,拼多多补贴式扩张的步伐还未结束;行业维度,很多品牌商家对于拼多多依旧抱有审慎态度,大量低价品商家借助拼多多可能也很难实现影响力跃升;消费者维度,低价筛选是个难题,低价与质量、服务的平衡标准还很难找到。

当然,拼多多以巨大的人力、技术投入所实现的一些成绩是不可否认的,很多商家、消费者也确实享受到了红利,只是这种红利如果是以一种不可复制、不标准化、明天不知道会怎么样的视角呈现,那么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充满未知性的事。

近来,拼多多进入慢增长、用户溃逃的论调已经出现在很多人的视野。在此过程中,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能够以更加理性的目光看待它,比如成功之外也要有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理想,算法高明的同时也要建立长远商业模式、利润模式、为用户和员工创造更多价值。

发展至今,拼多多超级平台的身份和一湾浑水的现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这会提供滋生大量问题的土壤。作为获利商业体,吃瓜群众最不应该关心的问题就是它变得有多大,而是它能否变得越来越好。

从新媒体到新消费

从新媒体到新消费

2022,公众号10周年,新媒体洪流渐渐枯竭在地表。

媒体产业,内容为王。但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并不以内容能力,而是以新的思路,在新的环境使用了新的生产工具。2011年起,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2012年起,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新的媒体工具,两相结合,诞生了新媒体。一旦新环境被熟悉习惯,新工具被熟练应用,流量红利消失,新媒体也就不新,恢复内容立足的本色。

今天的公众号,已经多久没有爆文刷屏?多久没有新人涌现?阅读数据维护到了何等地步又有谁关注?公众号阅读和营收的大幅下滑很正常。媒体以内容立足,但内容很难赚钱。媒体真正赚的是流量的钱。传统媒体,无论电视还是长视频,内容不好看吗?古典时代的报纸杂志,内容不优秀吗?没有流量加持,都是空场演出。

2018年引爆的短视频,2020年兴起的直播,是用户已经熟悉的环境和思路里出现的新工具,因此流量红利来去匆匆,短短两三年就进入了常态,在其间创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与时代潮流逆向,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这些年,我们看到曾经风轻云淡的微信公众平台的扭曲发力:订阅号界面充斥着直播通知、公众号推荐、视频号推荐、广告推荐。难以兼容的图文和视频,拥挤在一起,生态物种雌雄不分:无法想象,人民日报和央视频在一个界面交叉出现;抖音一个短视频下拉是今日头条一篇文章。而短视频、直播的业态,则不断在扶持头部-抑制头部-扶持头部-抑制头部的流量漩涡里转圈。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新媒体的商业模式,需要新思路和新工具。

中国媒体产业的发展轨迹,与中国经济发展周期紧密相关。

第一阶段:1992-2012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以提高国民物质生活质量为特征,以房地产、汽车、医药为消费龙头。在此期间,媒体产业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PC互联网等媒体工具,为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广而告之,获取投放费用,开创黄金时代,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新环境和智能手机新工具登场黯然落幕;

第二阶段:2012-2022年,是中国经济创新发展期,以提高国民物质生活效率为特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应用创新,中国经济打通线上线下,快速提高物质生产、流通、交易和售后服务能力,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最高的国家。在此阶段涌现的新媒体,借助新环境、新思路和新工具,把握移动互联网新经济发展机遇,实现点对点的信息快速流通,锻造了自己的辉煌岁月,而今也渐渐黄昏余晖。

第三阶段:2022-203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1年超过44万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一的实物消费市场,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以下,进入富裕国家行列。以促进消费为核心的国内大循环策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进入了第三阶段经济周期——提升消费文化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繁荣——这个周期,当下共识就是新消费。

三个阶段经济周期的消费市场各具特色:第一阶段质量为先,商品以功能触达为主;第二阶段效率为先,商品以信息触达为主;第三阶段效益为先,商品以情感触达为主。

新消费是文化需求驱动的消费价值升级,顺应这一趋势的新消费品,必须同时具备物质基因和文化基因,既满足高质量产品体验,也满足高水平内容体验。国潮蜂起,颜值经济等现象和概念,都因此而起。

每一阶段开启之初,也是新旧交替之际,思路和工具的混乱,带来市场的喧嚣和迷茫。第三阶段新消费延续的还是第二阶段效率为先的思维惯性,沿用的还是信息触达的数字化工具,重构零售的“人货场”。这导致了目前消费市场的种种乱象。

2016年阿里新零售,2017年腾讯智慧零售、京东无界零售是这个思维和工具惯性。短短数年,新零售无可奈何花落去:阿里新零售的代表盒马鲜生依然亏损,3月全国范围关闭5家门店;腾讯智慧零售赋能超级物种的永辉超市关店没落,市值跌去80%;京东无界零售没头没尾。2018年兴起的社区团购同样如此,发展至今,一地鸡毛:阿里投资7.5亿美金的十荟团倒闭,滴滴橙心优选名存实亡,京东京喜拼拼裁员,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巨额亏损,流血上市的每日优鲜市值跌掉85%……

近两年新消费替代了新零售的热度,其实就是从门槛极高的渠道创新,下降到门槛较低的品牌创新。激励消费创新的鸡血口号就是:所有品牌都值得重做一遍。顷刻间,新消费创业者如过江之鲫,新消费品牌层出不穷。一部分新媒体人,也进入这个赛道。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不过,如果思路和工具用得不对,好风也有很大可能是“送你上西天”。

目前消费市场所见,所谓创新,基本还是沿用效率为先的思路,运用信息触达的数字化工具。效果如何?新零售殷鉴不远,新消费也在重蹈覆辙。

新消费品必须具备物质基因和文化基因。物质发展遵循物理定律,产品原料、配方、研发、生产、质检需要严谨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漫长时间,欲速则不达。新消费品牌在这方面,更多的是概念炒作,而非真正的产品迭代,更谈不上什么重做。元气森林带起的0糖饮品潮流,存在很大的争议,且没有技术壁垒;钟薛高因为食材的不实宣传,两次受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罚。

另一方面,文化需求更不是效率问题,潜移默化才容易引发情感共鸣。所谓国潮流行,所谓产品颜值,底色还是传统“产品+营销”的套路,最多美其名曰“产品+数字化营销”而已。营销的本质是渠道能力和资金能力,这方面传统消费品牌优势巨大。前些年新消费品牌通过线上流量红利占了先手,一旦传统消费品牌熟悉了套路,直接实力碾压。这一点,完美日记以95%的市值陨落做了不完美的注脚。

无论“新零售”还是“新消费”,凡是弄出声响的,基本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原因就是思路和工具的代差错位,南橘北枳。而媒体产业呢?在新消费热火朝天的工地边,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自己还是30年前的思路和工具,还是第一经济周期,以IP授权和广告投放为主的古典商业模式。

那么,新消费的思路和工具是什么?

两年前,黄铮从拼多多引退时,写了一封信,提及拼多多商业模式要从“普惠+人为先”向“Costco+迪士尼”演化。“普惠+人为先”是标准的数字化效率工具,牢牢抓住微信的流量红利,让拼多多在电商血海异军突起。“Costco+迪士尼”具体是什么?黄铮语焉不详,市场也无人关注。两年下来,黄铮忙着搞生命基因研究去了,拼多多还是“普惠+人为先”浓郁氛围,“Costco+迪士尼”影踪渺茫。

从字面意思理解,“Costco+迪士尼”就是产品体验和内容体验的融合。当时我在微果酱发表过一篇文章,从内容零售的角度进行了解读(点击蓝字即可阅读)。近两年随着对新消费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的思路也在变化。内容如何与商品融合,才能在效益为先、商品情感触达为主的新消费中有所作为?为此,我总结“实用而美”的零售美学思路——消费品既要拥有更好质量和体验的物质属性,也要拥有更好内容和体验的文化属性;提出实践这一思路的工具模型:新消费品=产品+作品。

这个工具,可以称之为内容工具,因为无论产品,还是作品,内核都是消费知识产权,外核才是“一体化+全渠道”的销售和营销功能。

在法律层面上,商标注册权和内容著作权的产权都比较明晰。造型专利权的产权比较模糊,法律保护效力很弱,只能通过快速迭代进行创新和保护。品牌专利权则是代称,指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针对这个内容工具,专设应用模板:

应用模板的用途:新消费品项目立项前,通过评分结果,决定项目是否启动,启动的侧重点等;新消费品项目执行,通过评分结果,决定项目的轻重缓急和执行督办;新消费品项目完成,通过评分结果,评定项目的成败和奖惩。

知难,行更难。

以上思路和工具,是我个人这些年,从新媒体到新消费的漫漫长路的一些心得,抛砖引玉。产品和作品如何融合,媒体和品牌如何交集,这个大命题,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做功课,估计要吃的苦头还不少,今后会在微果酱不定期分享。

产品+作品、内容+消费,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篇文章,就用以下这段词结束吧。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中国电商进入代理人时代

中国电商进入代理人时代

串联了整个零售行业的电商,在未来的代理人时代,会带来哪些新的惊喜?

图片来源于陆玖财经

徐雷上,刘强东退。至此,中国电商三强最后一位创始人,也退居二线。

曾经的阿里马云,京东刘强东,拼多多黄铮,到今天的,阿里张勇,京东徐雷,拼多多陈磊,中国电商江湖,已经走完一个时代,进入另外一个时代。

在大家都讲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制度优势的今天,在新的大环境里,中国电商要走的路到底有什么不同?

电商曾经是二十年前的弄潮儿,今天则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从新型经济转变成了很传统的零售生意。

串联了整个零售行业的电商,在未来的代理人时代,会带来哪些新的惊喜?

01、互联网江湖,来不及说再见

徐雷接替刘强东掌权京东,中国电商三强的最后一位创始人退居二线,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最早退出的马云,曾表示自己的退休,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

这更像一则隐喻:如今的互联网江湖,早已过了厮杀登顶的快意恩仇,而是到了立规矩、讲制度的新阶段。

互联网,是一个技术发展带来的时代产物。20多年前,这是一片罕有人至的“无人区”,没有人知道路在何方,互联网需要“英雄造时势”。谁也不能否认马云、刘强东、马化腾、王兴、黄铮这些先行者,对互联网的启迪和功绩。

但光环之下,亦有阴影。

互联网企业的崛起,至少需要牺牲掉两代人。第一代人,草莽凶狠,风格凌厉,只认一个结果,就是快速增长。所有部门,都给销售让路,都给业绩让路,都给生存让路。

第一代创业者,必然伴随着有功有过,部分灰色地带。

无论是马云崇尚的江湖文化,还是刘强东的“兄弟”情,都有明显的草莽江湖气息,这种气息也带入到他们的商业决策中。

商业垄断、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互联网的次生危害,也在此间凸显。早年间,监管层给予互联网创新者足够的包容,双方都在新兴事物发展中试图寻求“最大公约数”。

监管与试探,成为犬牙交错的“咬合”,互联网产业这种曲折式的进化,也已经从小溪小河流入大江大河,直至如今的“深海区”。

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几乎已见“天花板”,互联网行业从增量的“正和游戏”,开始进入内卷的“零和游戏”,各企业之间寻求的增长,是基于友商的份额削减,此前野蛮增长的商业模式,在这个阶段的次生危害也几何倍放大。

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监管层已经有足够的管理经验,他们是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寻求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路径,而第一代人的行为作风早已不适应时代,如果继续下去,必然出现大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引入第二代人,对第一代人进行纠偏,尽管这个阶段仍然是以业绩为主,但是需要对灰色地带进行清理,保存量,找增量。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互联网,可以说,“马云们”已经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曾经有人问:“人生应如何度过?”金庸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互联网初代大佬搅动风云之后的得体退出,是一种格局,也是时代的选择。

02、代理人能否真正掌权?

刘强东隐退之后,尽管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在业内人看,代理人能否真正的实现掌权,仍有存疑。

一者,马云、刘强东和黄铮,从公司股权角度,仍具有绝对话语权。代理人的本质是职业经理人,如果在商业策略上出现意见相左,能否可以坚持己见?

二者,在初代互联网的创业者中,即使是年龄最大的马云,也正处于壮年。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他们,隐退之后,真的会袖手旁观?

就像最年轻的黄铮在隐退之时所言:“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陆玖财经注意到,刘强东仍将继续担任京东董事局主席一职,他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

在一些互联网观察人士看来,这些创始人的退出,更像是为进入瓶颈期的企业,全身心的寻找布局未来十年的第二增长曲线。

不过,在部分业内人看来,这些上位的代理人,并非空降,都是从业务线上,用业绩拼打出来的老人。即使这些创始人没隐退,他们也都是各个企业的实权派。

陈磊自不必说,他作为拼多多的联合创始人,对拼多多的基因十分了解,接任后所推行的战略和黄铮一脉相承,相当于从隐退的黄铮手里接过一支接力棒。

而张勇,曾经主导打造了“双11”,也是迄今为止行业内最成功的电商节,为淘宝业务贡献甚大。张勇上位后,在业务线条的梳理和制度建设方面大刀阔斧,这种变阵的背后,实际是在完成制度为主导的管理模式。

徐雷曾经主政京东无线事业部,他曾带领团队生生将京东商城APP做成了京东平台超过7成的流量来源,说其是京东转型移动互联网的引路人,并不为过。

根据内部人的评价,徐雷是一个认规矩的人。徐雷自己也曾坦言,京东从每天8000做到几百万单,营销费用从0到几十亿,集团CMO的权力真的太大了。这让他感到“不安”,所以他决定要自我控制,把自己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可以说,进入成熟期,代理人都在进入以安全利润和精细化管理为主导的时代,这种管理模式“稳”字当头,小步迭代。如果不发生巨大变动,创始人也无过多干涉的余地。

创始人们的隐退,就像是从巨轮中下船,坐上一个快艇,用最快的速度去探路未来的星辰大海;而代理人就是掌好巨轮之舵,尽量不触碰“暗礁”。

03、代理人的各自痛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挑战,虽然接班的代理人们不需要打天下,但是,且不说他们要带领公司面对当下动荡的大环境和难以预判的未来,就说每个公司本身,都有亟需解决的问题,或必须面对已经亮剑的对手。

京东徐雷要面对的是,美团在一线城市即时零售的冲击,以及下沉市场一直乏力的问题。

美团在一线城市不断扩大合作商家,便宜到一针一线,贵到3C数码,实现越来越多SKU的即时配送,几乎完成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全覆盖,对各家电商都造成一定冲击,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京东受到的影响最大,也基本成为共识。

京东的矛盾在于,一方面,京东在县乡镇村等地区的物流和供应链建设,目前无人能出其右,美团的威胁现在只在一线城市;另一方面,一线城市恰好是京东的基本盘,在物流占优势的下沉市场,京东的增长和渗透似乎并不够快。

最新业绩报告显示,京东的年活跃用户2021年新增约9800万,达到5.697亿,而拼多多同期新增8100万,达到8.69亿。考虑到基数的绝对差距,京东在下沉市场的渗透速度可能确实不快。此外,针对下沉市场推出的京喜依然归在“新业务”中,2021年第四季度和京东产发、京东国际一起,贡献了82亿元营收,占当季总营收不足3%。

如何守住基本盘,同时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问题交到徐雷手上。

阿里张勇要面对的是,公司过于庞大,如何整合让公司更灵活有创造力的问题。

最近几年,阿里的友商们发展迅速,让阿里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传统电商的拼多多率先打开下沉市场,用了5年日活就超过淘宝;直播电商淘宝本身不算落后,但对大主播的依赖性较强,而薇娅和雪梨都已经退隐;近场电商,则始终被美团压着一头。

其实,无论传统电商、直播电商还是即时零售,从理论上分析阿里都有一手好牌,只可惜由于体系庞大繁杂,业务之间多有牵扯,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困难,导致效率不够高。陆玖财经在《万物到家,阿里本地生活手中有几张牌》一文中提到:“阿里的船,也许过于庞大,以至于每一次整合,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勇上任后,将“多元化治理”体系升级,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用“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至于2021年底组织架构大调整之后,是否真的能让阿里重新变得灵活敏捷,这种敏捷是否真的有助于阿里的再度发展,尚待观察。

拼多多陈磊则面对的是,公司几乎没有增量之后,如何在存量市场提高客单价,实现持续性盈利的问题。

过去6年多,拼多多的用户增长堪称神速,其市值飙升,也得益于快速增长带来的想象空间。到了用户增长见顶之时,除非拼多多有下一个新业务爆发,不然客单价的提升空间,基本决定了拼多多未来的想象空间。

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拼多多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并在2021年实现年度盈利,但年度不到1000亿的总营收,和约78亿元的盈利水平,跟阿里的中国商业规模还不在同一量级。

从财报看,拼多多的盈利是靠营销费用率降低实现的,而陈磊上任后,研发费用激增。拼多多是准备通过研发推出新业务,从增加营收规模着手,还是通过研发提高供应链和运营效率,先提升利润率?现在还不得而知。

总之,徐雷、张勇、陈磊三人,谁身上的担子都不轻。

04、零售永远都有机会

不过,我们有理由对代理人们抱有期待,因为电商所属的零售行业,永远都有新的机会。

最初,能在网上买东西并有人送上门,对人们来说是惊喜,即使商品种类很少,送达时间很长;后来,“万物皆可网购”,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找不到的,送达时间也缩短到一天甚至半小时;今天,互联网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电商从新型经济转变成了很传统的零售生意,兜兜转转似乎走回原点,却让更多线下业态数字化,为他们提高了效率、扩大了覆盖范围。

曾经的“猫狗”时代,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电商行业没有新的机会,却看到拼多多横空出世、快速成长;也有一段时间许多人嘲笑京东太“重”,不赚钱,等基础设施的威力展现出来,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仓储效率惊艳了世人;至于那些认为只有一二线城市才有消费能力的人,面对下沉市场的力量,也只有感叹。

今天的三强时代,看似没有机会,美团突然杀入即时零售,再次证明,零售市场机会永存。

机会的产生,源于市场需求的随时变动,让整个行业永远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看到机会的同时,阿里、京东、拼多多也都看到了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所以这三家公司都越做越重,因为只有“重”的东西,才是能长期提供竞争力的护城河。

各家选择的主要方向不同,京东押宝物流和仓储,阿里押宝线下各种业态,拼多多则押宝农业。

本质上,这还是一场对零售的认知比拼。

接了创始人班的代理人们,对零售是否有新认知,是否能给各个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又能发掘哪些新的机会并创造惊喜?代理人们能在各家公司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吗?

属于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